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目录 | 第12-17页 |
名词缩写表 | 第17-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9-42页 |
·雪莲菌概述 | 第19-21页 |
·雪莲菌简介 | 第19-20页 |
·雪莲菌与开菲尔粒 | 第20-21页 |
·雪莲菌研究现状 | 第21-30页 |
·菌相分析 | 第22-25页 |
·基质成分分析 | 第25页 |
·功能活性研究 | 第25-28页 |
·培养及保存 | 第28-29页 |
·产品开发 | 第29-30页 |
·混菌系统菌相分析 | 第30-35页 |
·传统分析手段 | 第30-31页 |
·分子手段—PCR-DGGE | 第31-33页 |
·分子手段—宏基因组学方法 | 第33-35页 |
·胃癌及体外抗癌研究现状 | 第35-40页 |
·胃癌及其治疗 | 第35-39页 |
·体外抗癌活性检测 | 第39-40页 |
·本课题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40-42页 |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第40-41页 |
·研究内容 | 第41-42页 |
第2章 不同地区雪莲菌中可培养菌的分离纯化鉴定 | 第42-66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2-44页 |
·雪莲菌样品及菌株 | 第42页 |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 第42-43页 |
·引物 | 第43-4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8页 |
·雪莲菌的活化培养 | 第44-45页 |
·雪莲菌粒的形态特征观察 | 第45页 |
·雪莲菌粒中可培养菌的分离纯化与计数 | 第45-46页 |
·目标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 | 第46页 |
·16S rDNA/26S rDNA序列分析 | 第46-48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65页 |
·雪莲菌粒的形态学特征 | 第48-50页 |
·可培养菌的生理生化特性 | 第50-59页 |
·可培养菌的16S rDNA/26S rDNA鉴定 | 第59-62页 |
·菌种计数及菌相组成分析 | 第62-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3章 不同地区雪莲菌的细菌多样性 | 第66-86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66-67页 |
·雪莲菌样品 | 第66页 |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 第66页 |
·引物 | 第66-6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7页 |
·实验方法 | 第67-71页 |
·雪莲菌的活化培养 | 第67页 |
·样品微生物总DNA提取 | 第67-68页 |
·菌16S rDNA V6区PCR扩增 | 第68页 |
·高通量测序及测序数据统计分析 | 第68-69页 |
·物种分类分析 | 第69页 |
·α-多样性分析 | 第69-70页 |
·β-多样性分析 | 第70-71页 |
·主成分分析(PCA) | 第7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1-84页 |
·PCR产物检测 | 第71-72页 |
·高通量测序数据统计分析 | 第72-74页 |
·物种鉴定 | 第74-79页 |
·α-多样性分析 | 第79-81页 |
·β-多样性分析 | 第81-82页 |
·主成分分析(PCA) | 第82-84页 |
·小结 | 第84-86页 |
第4章 不同地区雪莲菌的重组优化 | 第86-107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86-89页 |
·雪莲菌样品及菌株 | 第86-87页 |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 第87页 |
·引物 | 第87-8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88-89页 |
·实验方法 | 第89-93页 |
·纯菌复配培养 | 第89-90页 |
·菌粒复配培养 | 第90-91页 |
·发酵性能测定 | 第91-92页 |
·重组菌粒菌相分析 | 第92页 |
·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92-93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9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3-106页 |
·复配重组菌的发酵性能 | 第93-95页 |
·重组菌粒菌相组成 | 第95-102页 |
·挥发性成分分析 | 第102-106页 |
·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5章 雪莲菌发酵乳抗癌活性研究 | 第107-124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107-110页 |
·雪莲菌样品及细胞株 | 第107-108页 |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 第108页 |
·引物 | 第108-10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09-110页 |
·实验方法 | 第110-114页 |
·癌细胞体外培养 | 第110页 |
·雪莲菌Cell-free fraction制备 | 第110页 |
·MTT法测定癌细胞存活率 | 第110-111页 |
·FCM分析 | 第111页 |
·RT-PCR分析 | 第111-114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11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4-123页 |
·对癌细胞的抑制率 | 第114-115页 |
·对细胞的周期抑制及凋亡诱导 | 第115-120页 |
·凋亡诱导的分子机制 | 第120-123页 |
·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6章 雪莲菌粒的增殖培养及保存 | 第124-142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124-125页 |
·雪莲菌样品 | 第124页 |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 第124-12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25页 |
·实验方法 | 第125-129页 |
·雪莲菌培养及生长速率测定 | 第125-126页 |
·培养基成分优化 | 第126页 |
·培养条件优化 | 第126-128页 |
·保存条件比较 | 第128-129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1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9-141页 |
·培养基成分优化 | 第129-130页 |
·培养条件优化 | 第130-137页 |
·保存条件比较 | 第137-141页 |
·小结 | 第141-142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2-145页 |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142-143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143-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61页 |
致谢 | 第161-162页 |
附: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62-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