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创建抗倒高产高丹草新种质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前言 | 第7-16页 |
| ·我国牧草产业的现状和高丹草概术 | 第7-8页 |
| ·我国牧草产业的现状 | 第7页 |
| ·高丹草概述 | 第7-8页 |
| ·重组自交系群体 | 第8-10页 |
| ·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概念及应用 | 第8页 |
| ·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构建 | 第8-9页 |
| ·重组自交系群体的选定 | 第9-10页 |
| ·抗倒伏的研究 | 第10-11页 |
| ·倒伏的原因分析 | 第10页 |
| ·抗倒伏的评价及倒伏系数 | 第10-11页 |
| ·遗传标记 | 第11-14页 |
| ·遗传标记概况 | 第11页 |
| ·分子标记 | 第11-12页 |
| ·分子标记的发展 | 第12-14页 |
| ·SRAP分子标记 | 第14-15页 |
| ·SRAP分子标记的概念 | 第14-15页 |
| ·SRAP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 | 第15页 |
| ·SRAP标记的特点 | 第15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 ·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构建 | 第16页 |
| ·本研究所用的试验材料 | 第16页 |
| ·试验地的选择及试验设计 | 第16-17页 |
| ·试验地点 | 第16页 |
| ·试验设计 | 第16-17页 |
| ·SRAP分子标记的试验方法 | 第17-20页 |
| ·DNA的提取 | 第17页 |
| ·DNA的检测方法步骤 | 第17-18页 |
| ·反应体系的优化和筛选 | 第18页 |
| ·SRAP引物 | 第18-19页 |
| ·SRAP扩增程序 | 第19页 |
|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19页 |
| ·银染程序 | 第19-20页 |
| ·倒伏系数的计算方法 | 第2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30页 |
| ·重组自交系群体F_9的种植 | 第20-23页 |
| ·主要产量性状的方差分析 | 第20-21页 |
| ·对118份材料的产量分析 | 第21-22页 |
| ·高丹草倒伏性分析 | 第22-23页 |
| ·倒伏系数及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 第23-24页 |
| ·倒伏系数与倒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23-24页 |
| ·SRAP分子标记的分析结果 | 第24-30页 |
| ·DNA检测结果 | 第24-25页 |
| ·SRAP体系筛选结果 | 第25-26页 |
| ·SRAP引物筛选结果 | 第26-27页 |
| ·SRAP标记扩增结果 | 第27-28页 |
| ·聚类分析结果 | 第28-30页 |
| 4 讨论 | 第30页 |
| ·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利用 | 第30页 |
| ·作物茎秆发生倒伏的力学研究 | 第30页 |
| ·抗倒伏高丹草品种的选育 | 第30页 |
| 5 结论 | 第30-32页 |
| 致谢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 作者简介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