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城乡规划行政执法问题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视角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目录第8-11页
导论第11-12页
第一章 城乡规划行政执法的现状第12-24页
 第一节 行政执法体制现状第12-17页
  一、目前浙江省城乡规划行政执法体制情况第12-14页
  二、行政执法权划转的依据第14-15页
  三、宁波市城乡规划行政执法体制沿革第15-16页
  四、宁波市违法建设查处责任分工第16-17页
 第二节 行政执法依据现状第17-19页
  一、法律依据第17-18页
  二、行政法规依据第18页
  三、地方性法规依据第18-19页
  四、地方性规章依据第19页
  五、一般规范性文件依据第19页
 第三节 违法建设认定的依据第19-24页
  一、法律依据第20页
  二、地方性法规依据第20-24页
第二章 城乡规划行政执法中的问题第24-38页
 第一节 城乡规划执法权划转后面临的理念和体制上的困境第24-27页
  一、在理念上没有真正意识到城乡规划执法的重要性第24页
  二、在体制上缺乏机构、制度保障和动力机制的构建第24-27页
 第二节 调查取证难第27-30页
  一、违法建设测量、地形位置确定难第27页
  二、现场踏勘难第27-28页
  三、材料取证难第28页
  四、当事人拒绝配合时取证难第28页
  五、违法建设主体认定难第28-30页
 第三节 违法建设种类法律认定和专业认定技术难第30页
 第四节 违法建设强制执行难第30-34页
  一、时效更长、程序更复杂第30-31页
  二、现有法律规制导致继续违法建设无法当场制止第31页
  三、容易引起暴力抗法和抵抗情绪第31-32页
  四、规划行政执法缺乏保障措施第32页
  五、违法建设强制措施由谁去执行第32-33页
  六、违法建设没收不好操作第33-34页
 第五节 违法建设执法存在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第34-38页
  一、在拆迁时被变相补偿第34页
  二、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没有形成一个共同打击违法建设的氛围和体制#24第34页
  三、临时建筑超期拆除很少第34-35页
  四、对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违法建设往往难以结案第35页
  五、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第35页
  六、违法建设补办容易拆除难第35-36页
  七、存在多头执法情况和真空地带第36-38页
第三章 完善城乡规划行政执法的路径第38-55页
 第一节 推进城乡规划依法监督检查制度第38-40页
  一、要正确认识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性第38页
  二、完善城乡监督检查制度第38-40页
 第二节 完善城乡规划执法体制第40-45页
  一、城乡规划行政处罚权的相对集中,给城乡规划管理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第40-42页
  二、城乡规划执法的特殊性决定不能实行行政与处罚的分割第42-43页
  三、城乡规划执法体制的完善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43-45页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规章的配套制度建设第45-49页
  一、提高罚款额度,加大处罚力度第45-46页
  二、增加对违法建设单位负责人的责任追究条款第46页
  三、增加司法和行政并行的强制执行模式条款第46-47页
  四、建议增加对继续违法建设部分实行强制拆除规定条款第47-48页
  五、在法律或法规条款中需明确拆除违法建设是否有听证权第48页
  六、增加对建设单位未按规定报送竣工验收资料的处罚细则条款第48页
  七、增加对高档住宅小区改建、扩建、推倒重建的限制规定条款第48-49页
 第四节 加强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扩大公众参与第49-53页
  一、扩大公众参与规划意识第49-50页
  二、加大对中介部门违法的处理力度第50-51页
  三、加强公众和媒体新闻监督第51-52页
  四、建议各有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加强协作和共同监管第52-53页
 第五节 其他改进措施第53-55页
  一、改革条块分割,推进规划体制改革第53-54页
  二、规划部门要区分情况、疏堵结合第54页
  三、培养专业人才,提高行政执法能力第54-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房屋转租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下一篇:解释论视野下的网络侵权责任研究--以《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