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收敛性分析--以河北省地级市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引言 | 第10-15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12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基本概念表述 | 第13-15页 |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 第13页 |
·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 第13-15页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成因的研究 | 第15-16页 |
·对经济增长收敛性问题的研究 | 第16-18页 |
·对河北省各市经济增长差异的研究 | 第18-19页 |
3.河北各市经济发展演变与增长差异比较 | 第19-29页 |
·各市经济发展演变阶段 | 第19-23页 |
·地理区位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各市经济发展阶段 | 第20-23页 |
·影响经济增长差异的分析框架 | 第23-26页 |
·投入要素的数量 | 第24-25页 |
·要素的配置效率 | 第25页 |
·要素的使用效率 | 第25-26页 |
·要素格局的变动 | 第26页 |
·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 第26-29页 |
·经济发展差异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6-27页 |
·用巴罗回归模型分析并得出结果 | 第27-29页 |
4.河北省各市经济增长差异的描述与变动预测 | 第29-35页 |
·河北省各市间经济增长差异的描述 | 第29-32页 |
·以人均 GDP 为指标测算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 | 第29-30页 |
·计算绝对增长差异和相对增长差异 | 第30-32页 |
·计算的结果及结论 | 第32页 |
·预测河北省各市经济增长差异的变动趋势 | 第32-35页 |
·R/S 分析法预测变动趋势 | 第32-34页 |
·赫斯特指数的计算及分析 | 第34-35页 |
5.河北省各市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检验 | 第35-42页 |
·收敛检验 | 第35-36页 |
·利用加权变异系数法进行 收敛计算 | 第35页 |
·分析所得结论 | 第35-36页 |
·β绝对收敛检验 | 第36-39页 |
·利用 ADF 检验法进行β收敛计算 | 第36-37页 |
·计算并分析结果 | 第37-39页 |
·β条件收敛及俱乐部收敛 | 第39-42页 |
·模型选取 | 第39-40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0-42页 |
6.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 第42-50页 |
·立足自身,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的发展规划 | 第42-44页 |
·形成完善的政府管理体系 | 第42-43页 |
·结合各市情况制定不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 第43-44页 |
·提高工业化水平,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 第44-46页 |
·集中建设先进产业基地 | 第44-45页 |
·推进县域工业化 | 第45页 |
·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 | 第45-46页 |
·加强产业结构的优化 | 第46页 |
·推动融合,加强各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 第46-48页 |
·联合各市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 | 第46-47页 |
·积极分工协作,建立横向一体化的组织协调机构 | 第47-48页 |
·加大引资力度,增强对外资的利用和管理 | 第48-50页 |
·积极改善河北省的投资环境 | 第48页 |
·加快区域人力资源开发 | 第48页 |
·加快引资方式的创新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