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面向教育的三维动态几何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7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0页
     ·平面动态几何系统第14-16页
     ·三维动态几何系统第16-18页
     ·目前我国立体几何教学的落后现状第18-20页
   ·存在的问题第20页
   ·立体几何课堂需要深入学科的教学辅助工具第20-22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2-24页
   ·论文的结构组织第24-27页
第2章 三维动态几何约束求解第27-47页
   ·动态几何的本质第27-28页
   ·几何约束求解的基本概念及其教育应用需求第28-29页
   ·现有几何约束求解算法的分析和比较第29-31页
   ·基于有向无环图和数值计算的几何约束求解方法第31-42页
     ·有向无环图第31-34页
     ·基于数值计算方法的几何约束第34-40页
     ·基于有向无环图和数值计算的几何约束求解第40-42页
   ·依赖有向无循环图的更新机制第42-45页
     ·几何元素更新列表的获取第42-44页
     ·几何元素页面的更新机制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3章 数形结合的参数机制第47-57页
   ·传统的解决数形结合的方法第47-48页
   ·参数化的机制解决数形结合的方法第48-49页
   ·参数化机制的实现细节第49-53页
     ·参数机制的数学原理第49-50页
     ·可以参数化表示的数值类型第50页
     ·参数数据库的实现机制第50-52页
     ·代数式分解的原理第52-53页
   ·参数机制对系统的改进和数形结合的优点第53-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实现第57-79页
   ·系统的设计目标第57-58页
   ·系统的设计思想第58-61页
     ·系统需求分析第58-59页
     ·编码架构原则第59-60页
     ·软件的设计原则第60-61页
   ·系统的架构第61-63页
     ·核心层第61-62页
     ·动态几何层第62-63页
     ·应用层第63页
   ·智能的几何作图模式第63-66页
     ·动态几何系统中常用的作图模式以及其弊端第63-64页
     ·带有“智能画笔”的智能作图模式第64-66页
   ·立体几何图形的拾取第66-68页
   ·高级动态几何功能的实现第68-78页
     ·动画功能第68-71页
     ·迭代功能第71-76页
     ·轨迹功能第76-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5章 系统教育价值探讨第79-101页
   ·系统简介第79-81页
   ·系统功能介绍和比较第81-88页
     ·系统的功能介绍第81-86页
     ·系统的比较第86-88页
   ·教学资源制作方法第88-92页
     ·教学案例资源开发原则第88-90页
     ·案例开发路径第90-92页
     ·案例检查与修正第92页
   ·系统以满足立体几何的课程为目标第92-93页
   ·系统功能全程支持立体几何学习路线第93-98页
     ·全方位地直观感知空间几何体及几何关系第93-94页
     ·自由地操作确认,度量计算空间几何体及几何关系第94-97页
     ·支持思维论证,发展演绎推理能力第97-98页
   ·三维动态几何可以作为动态几何课程的补充第98-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6章 总结和展望第101-104页
   ·本文的研究总结第101-102页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9页
附录1:三维动态几何精选案例集锦第109-110页
附录2:三维动态几何教材的初稿第110-117页
附录3:《人教A版必修2》的教学辅助资源第117-119页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第119-121页
致谢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维CT图像肝脏自动分割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强耦合N=4SYM等离子体中的重夸克势和喷注淬火参数的次领头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