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一、课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三、我国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我国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现象介绍 | 第11-19页 |
一、“贿选”概念的界定 | 第11-15页 |
(一) “贿选”概念的法律界定 | 第11-12页 |
(二) 理论界对“贿选”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三) “贿选”的界定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四) 重新界定“贿选”概念 | 第14-15页 |
二、我国村委会选举中贿选的现状及对其危害性评价 | 第15-19页 |
(一) 贿选的特征 | 第15-17页 |
(二) 贿选现象危害性评价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村委会贿选现象的成因分析 | 第19-26页 |
一、从主体观念上,分析贿选的原因 | 第19-23页 |
(一) 行贿者的动机分析 | 第19-21页 |
(二) 受贿者的原因分析 | 第21-23页 |
二、选举制度的不完善 | 第23-26页 |
(一) 有关选举的法律规范不健全 | 第23-24页 |
(二) 选举活动中缺乏监督力度 | 第24页 |
(三) 选举救济机制不完善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国外及我国港澳台地区治理贿选的经验借鉴 | 第26-32页 |
一、贿选行为的立法界定 | 第26-28页 |
(一) 域外的相关规定 | 第26-27页 |
(二) 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规定 | 第27-28页 |
二、国外对贿选现象的遏制措施 | 第28-32页 |
(一) 事前、事中监督机制 | 第28-30页 |
(二) 重视事后救济——选举诉讼争议解决机制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治理我国村委会贿选现象的建议 | 第32-39页 |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填补法律对贿选问题的空白 | 第32-34页 |
(一) 完善立法,加强对贿选的处罚力度 | 第32-33页 |
(二) 建立司法救济 | 第33-34页 |
二、完善选举制度 | 第34-38页 |
(一) 完善秘密投票制度 | 第34-35页 |
(二) 完善选举程序制度 | 第35-37页 |
(三) 建立有效的选举监督机制 | 第37-38页 |
三、经济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民主意识,遏制贿选现象发生 | 第38-3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