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一部分 导论 | 第13-16页 |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 二、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四、方案设计 | 第15页 |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15-16页 |
| 第二部分 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 一、相关概念介绍 | 第16-17页 |
| (一) 都市区一体化 | 第16页 |
| (二) 企业战略 | 第16-17页 |
| (三) 市场定位 | 第17页 |
| 二、相关理论分析 | 第17-18页 |
| (一) 生物共生理论 | 第17-18页 |
| (二) SWOT分析理论 | 第18页 |
| (三) 长尾理论 | 第18页 |
| 三、国内相关政策法规及研究文献简述 | 第18-23页 |
| (一)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发展的有关政策规定 | 第18-19页 |
| (二) 国内相关金融法规 | 第19-20页 |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 | 第20-23页 |
| 第三部分 济宁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 第23-30页 |
| 一、济宁银行简介 | 第23-24页 |
| 二、济宁银行发展优势分析 | 第24-27页 |
| (一) 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植优势 | 第25页 |
| (二) 高效决策的体制优势 | 第25-26页 |
| (三) 拓展零售业务的地缘优势 | 第26-27页 |
| 三、济宁银行发展劣势及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 (一) 发展劣势 | 第27-28页 |
| (二) 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 第四部分 济宁都市区一体化融合及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影响 | 第30-39页 |
| 一、济宁都市区演变历程 | 第30-31页 |
| 二、济宁都市区一体化的核心内容 | 第31-33页 |
| 三、济宁都市区一体化的战略重点 | 第33-34页 |
| 四、济宁都市区一体化融合对济宁银行的影响 | 第34-39页 |
| (一) 有利影响 | 第34-36页 |
| (二) 不利影响及风险规避 | 第36-39页 |
| 第五部分 国内外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分析与借鉴 | 第39-41页 |
| 一、国内外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分析 | 第39-40页 |
| (一) 南京银行“小企业发展战略” | 第39页 |
| (二) 南京银行与日照商行以股权为纽带跨区域联合发展战略 | 第39页 |
| (三) 美国保富社区银行 | 第39-40页 |
| 二、国内外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启示 | 第40-41页 |
| 第六部分 在都市区一体化融合下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构建 | 第41-54页 |
| 一、市场定位 | 第41页 |
| 二、发展战略 | 第41-42页 |
| 三、战略具体措施 | 第42-54页 |
| (一) 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模式 | 第42-44页 |
| (二) 寻求资本重组与合作 | 第44-46页 |
| (三) 推进跨区域发展 | 第46-47页 |
| (四) 加强风险管理 | 第47-49页 |
| (五) 加强产品和业务创新 | 第49-50页 |
| (六) 积极处置不良资产 | 第50-51页 |
| (七) 用特色服务提高竞争力 | 第51-52页 |
| (八)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52-53页 |
| (九) 调整网点布局 | 第53-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