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表清单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3-27页 |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13页 |
·多组分反应的历史背景 | 第13-15页 |
·多组分反应的合成优势 | 第15页 |
·多组分反应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15-24页 |
·通过多组分反应构建五元氮杂环体系 | 第15-18页 |
·通过多组分反应构建六元氮杂环体系 | 第18-22页 |
·通过多组分反应构建含氮稠杂环体系 | 第22-24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4-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2 多组分反应合成嘧啶衍生物的研究 | 第27-61页 |
·研究背景 | 第27页 |
·多组分反应合成 2-硫苄基-4-芳基-5-氰基-1,6-二氢嘧啶-6-酮 | 第27-32页 |
·研究设想 | 第27-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2页 |
·多组分反应合成 4-氨基-6-芳基-5-氰基-2-氨基嘧啶衍生物 | 第32-42页 |
·研究设定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产物结构的确认 | 第38-40页 |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40-42页 |
·化合物表征 | 第42-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3 多组分反应合成 2-氨基苯并[h]喹唑啉衍生物的研究 | 第61-79页 |
·研究背景及设想 | 第61-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69页 |
·反应条件的选择 | 第63-64页 |
·2-氰氨基-4-芳基-5,6-二氢苯并[h]喹唑啉的合成 | 第64-65页 |
·2-硝氨基-4-芳基-5,6-二氢苯并[h]喹唑啉的合成 | 第65-67页 |
·产物结构的确定 | 第67页 |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67-69页 |
·化合物表征 | 第69-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4 多组分反应合成 2-氨基吡啶衍生物的研究 | 第79-88页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研究设想 | 第79-8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0-84页 |
·反应条件的筛选 | 第80-82页 |
·2-氨基-3,5-二氰基-4-芳基吡啶的合成 | 第82-83页 |
·产物结构的确定 | 第83页 |
·可能的反应机理 | 第83-84页 |
·化合物表征 | 第84-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5 实验部分 | 第88-91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88页 |
·实验仪器 | 第88页 |
·实验试剂 | 第88页 |
·化合物制备的一般步骤 | 第88-91页 |
·2-硫苄基-4-芳基-5-氰基-1,6-二氢嘧啶-6-酮的合成 | 第88-89页 |
·2-硝氨基-4-氨基-6-芳基-5-氰基嘧啶的合成 | 第89页 |
·2-氰氨基-4-氨基-6-芳基-5-氰基嘧啶的合成 | 第89页 |
·2-硫甲基-4-氨基-6-芳基-5-氰基嘧啶的合成 | 第89页 |
·2-硫苄基-4-氨基-4-芳基-5-氰基嘧啶的合成 | 第89-90页 |
·2-氰氨基-4-芳基-5,6-二氢苯并[h]喹唑啉的合成 | 第90页 |
·2-硝氨基-4-芳基-5,6-二氢苯并[h]喹唑啉的合成 | 第90页 |
·2-氨基-3,5-二氰基-4-芳基吡啶的合成 | 第90-91页 |
6 结论 | 第91-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4页 |
作者简历 | 第104-10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