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图表清单 | 第9-11页 |
| 注释表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 ·激光焊接模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8页 |
| ·激光焊接热源的发展 | 第14-16页 |
| ·激光焊接模拟的国内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 ·激光焊接模拟的国外发展现状 | 第18页 |
| ·飞机壁板焊接的国内外现状 | 第18-20页 |
| ·铝合金激光焊接的特点 | 第20-21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铝合金 T 型结构双激光束双侧同步焊接工艺试验 | 第23-30页 |
| ·试验设计 | 第23-25页 |
|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25-26页 |
| ·焊缝熔池形貌 | 第26-27页 |
| ·应力场的测量 | 第27-28页 |
| ·变形的测量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双激光束双侧同步焊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0-37页 |
| ·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 第30-31页 |
| ·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的确定 | 第31-32页 |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32-33页 |
| ·初始条件 | 第33页 |
| ·边界条件 | 第33页 |
| ·载荷工况的加载 | 第33页 |
| ·子程序的应用 | 第33-35页 |
| ·热源模型的加载 | 第34-35页 |
| ·生死单元技术 | 第35页 |
| ·并行技术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T 型接头试片件的焊接温度场模拟 | 第37-46页 |
| ·激光深熔焊接热源模型的选择 | 第37-41页 |
| ·热源模型的初步确定 | 第37-38页 |
| ·焊接温度场分布的比较 | 第38-39页 |
| ·焊接热循环曲线的比较 | 第39-41页 |
| ·热源模型的校核 | 第41-42页 |
| ·焊接工艺参数的优化 | 第42-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试片件和典型件的热机耦合分析 | 第46-61页 |
| ·焊接应力场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46-48页 |
| ·热弹塑性理论 | 第46-47页 |
| ·热力耦合分析 | 第47-48页 |
| ·试片件和典型件应力应变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8-50页 |
| ·力学性能参数的处理 | 第48-49页 |
| ·力学边界条件的加载 | 第49页 |
| ·典型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 ·试片件和典型件应力和变形的模拟 | 第50-55页 |
| ·试片件的应力场分布 | 第50-53页 |
| ·试片件的变形 | 第53-55页 |
| ·试片件的试验验证 | 第55-57页 |
| ·试片件的应力测量结果及验证 | 第55-56页 |
| ·试片件变形测量结果及验证 | 第56-57页 |
| ·典型件的耦合分析 | 第57-60页 |
| ·典型件的温度场分布 | 第57-58页 |
| ·典型件的应力和变形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六章 焊接顺序对典型件和模拟段变形的影响 | 第61-69页 |
| ·铝合金 T 型结构典型件的焊接顺序优化 | 第61-64页 |
| ·不同顺序下典型件的温度场分布 | 第61-62页 |
| ·不同顺序下典型件的应力场和变形 | 第62-64页 |
| ·铝合金 T 型结构模拟段的焊接顺序优化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结论 | 第69页 |
| ·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