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10页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目前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12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民族药铁棒锤砂炒炮制品质量控制研究 | 第14-40页 |
·药材收集情况及炮制 | 第14-16页 |
·样品来源 | 第14-15页 |
·铁棒锤的炮制 | 第15-16页 |
·薄层色谱鉴别 | 第16-19页 |
·对照品溶液的选择及制备 | 第16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16页 |
·薄层条件优化选择 | 第16-18页 |
·薄层鉴别最终确定条件 | 第18页 |
·不同批次样品的薄层鉴别 | 第18-19页 |
·检查项考察 | 第19-22页 |
·水分 | 第19页 |
·总灰分 | 第19页 |
·酸不溶性灰分 | 第19页 |
·重金属 | 第19-20页 |
·砷盐 | 第20页 |
·浸出物 | 第20-22页 |
·乌头碱限量检查 | 第22页 |
·含量测定 | 第22-33页 |
·实验仪器与试药 | 第22-23页 |
·色谱柱的选择 | 第23页 |
·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23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23-24页 |
·柱温的选择 | 第24-25页 |
·耐受性考察 | 第25页 |
·供试品前处理方法研究 | 第25-28页 |
·方法学考察研究 | 第28-32页 |
·样品的含量测定 | 第32-33页 |
·铁棒锤砂炒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初步研究 | 第33-38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3页 |
·试药 | 第33页 |
·色谱条件 | 第33-34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34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34-35页 |
·实验结果 | 第35-38页 |
·民族药铁棒锤砂炒炮制品质量标准草案 | 第38-40页 |
第二章 民族药铁棒锤砂炒炮制品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 第40-52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0-41页 |
·实验仪器与试药 | 第40页 |
·实验动物 | 第40-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对照品溶液及体外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41页 |
·铁棒锤砂炒炮制品总生物碱的制备 | 第41-42页 |
·大鼠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 | 第42页 |
·空白血清及含药血清样品的制备 | 第42页 |
·HPLC方法学考察 | 第42-46页 |
·色谱条件 | 第42-43页 |
·制样方式考察 | 第43-44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44-45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45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45-46页 |
·HPLC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6-48页 |
·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讨论 | 第48页 |
·LC-MS实验 | 第48-52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8-49页 |
·色谱条件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2页 |
第三章 民族药铁棒锤砂炒炮制品特征成分的体外肠道菌群代谢初步研究 | 第52-59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52-53页 |
·实验仪器与试药 | 第52页 |
·实验动物 | 第52-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铁棒锤砂炒炮制品总生物碱的制备 | 第53页 |
·苯甲酰乌头原碱样品的制备 | 第53页 |
·厌氧菌液的组成和配置 | 第53页 |
·大鼠肠道菌群的培养 | 第53页 |
·肠道菌群对铁棒锤炮制品特征成分的代谢 | 第53-54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54-57页 |
·色谱条件 | 第54页 |
·制样方式考察 | 第54-57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5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7-59页 |
·苯甲酰乌头原碱体外肠道菌群代谢率 | 第57-59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59-61页 |
·结果 | 第59页 |
·讨论 | 第59-60页 |
·创新点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
综述 | 第62-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图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