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高压内部空气团来源特征的初步分析—后向轨迹法
| 目录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2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 ·南亚高压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 ·南亚高压对大气成分分布的影响 | 第9页 |
| ·南亚高压的三维结构 | 第9-1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观测概况和案例选取 | 第12-26页 |
| ·观测地点及仪器介绍 | 第12-18页 |
| ·昆明观测 | 第12页 |
| ·探空气球搭载仪器 | 第12-18页 |
| ·探空结果分析及案例选取 | 第18-26页 |
| ·8月10日11时(UTC)案例的选取 | 第18-20页 |
| ·8月7日06时(UTC)案例的选取 | 第20-26页 |
| 第三章 模式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26-46页 |
| ·TRAJ3D模式简介与应用 | 第26-27页 |
| ·资料与预处理 | 第27-28页 |
| ·8月10日11时案例分析 | 第28-40页 |
| ·模拟目标的选定 | 第28页 |
| ·气团三维空间分布 | 第28-31页 |
| ·气团来源与传输路径分析 | 第31-37页 |
| ·气团来源与路径对上对流层臭氧及水汽分布的影响 | 第37-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8月7日06时案例分析 | 第40-44页 |
| ·模拟目标的选定 | 第40页 |
| ·气团三维空间分布 | 第40-41页 |
| ·气团来源分析 | 第41页 |
| ·小结 | 第4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第46页 |
| ·本文特色 | 第46-47页 |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 作者简介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