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探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导论第11-15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选题目的与意义第13-15页
     ·选题目的第13页
     ·选题意义第13-15页
2. 研究综述第15-29页
   ·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第15-23页
     ·胜任力概念第15页
     ·胜任力模型的概念第15-16页
     ·主要的胜任力模型第16-17页
     ·国外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第17-20页
     ·国内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第20-21页
     ·胜任力模型的应用第21-23页
   ·大学生村官的研究综述第23-26页
     ·大学生村官的定义及发展历程第23-25页
     ·国内对大学生村官的研究概述第25-26页
   ·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6-29页
     ·职位分析理论第26-27页
     ·认知理论第27页
     ·激励理论第27页
     ·素质差异与评价中心理论第27-29页
3.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第29-38页
   ·研究思路第29-31页
   ·研究方法第31-34页
     ·数据研究方法第31-33页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第33-34页
   ·研究原则第34页
   ·研究工具第34-38页
     ·胜任力词典第34-36页
     ·胜任力特征提取——主题分析第36-37页
     ·利克特量表第37-38页
4. 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第38-51页
   ·关键事件访谈法获取胜任力特征第38-40页
     ·被试对象介绍第38页
     ·关键事件的获取第38-39页
     ·主题分析和胜任力特征提取第39-40页
     ·大学生村官胜任力初始模型第40页
   ·预试研究第40-44页
     ·预试目的第40页
     ·测量问卷的编制第40-41页
     ·被试对象第41页
     ·预试数据分析与结果第41-43页
     ·正式问卷的生成第43-44页
   ·模型的交叉证实检验第44-47页
     ·被试对象第44页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44-45页
     ·验证性因素分析第45-47页
   ·胜任力对绩效的预测作用第47-51页
     ·研究假设第47-48页
     ·模型检验第48-51页
5. 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水平检验第51-62页
   ·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人口学方差分析第51-54页
     ·研究假设第51页
     ·被试对象第51-52页
     ·结果显示与说明第52-54页
   ·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匹配度检验第54-60页
     ·被试对象第55页
     ·研究假设第55页
     ·检验结果及分析第55-60页
   ·结论第60-62页
6. 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的应用第62-69页
   ·基于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的大学生基层就业能力提升第62-65页
     ·国外高校训炼及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及借鉴第62-63页
     ·大学生基层就业能力的提升第63-65页
   ·基于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的大学生村官选拔机制的建议第65-67页
     ·我国当前的大学生村官选拔机制第65-66页
     ·大学生村官选拔机制改进第66-67页
   ·基于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的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管理第67-69页
     ·促进大学生基层职业发展的政策简述第67页
     ·大学生村官职业生涯管理建议第67-69页
7. 结语第69-71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69页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69-70页
   ·研究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附录第75-83页
 附录1 图表目录第75-77页
 附录2 问卷调查第77-83页
后记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的农民组织建设研究--基于乡村治理的视角
下一篇:失地农民补偿方式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