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符号说明 | 第11-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34页 |
| 一、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 1. 转基因动物制备的方法 | 第13-16页 |
| ·原核期胚胎的显微注射 | 第14页 |
| ·胚胎干细胞介导法 | 第14-15页 |
| ·精子载体介导法 | 第15页 |
| ·逆转录病毒感染法 | 第15-16页 |
| ·体细胞核移植转基因法 | 第16页 |
| ·其他 | 第16页 |
| 2. 转基因动物应用 | 第16-18页 |
| ·在人类疾病模型方面的应用 | 第16-17页 |
| ·生产可供人类移植的器官 | 第17页 |
| ·改良动物品种及其生产性能 | 第17页 |
| ·转基因技术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的应用 | 第17-18页 |
| 3. 转基因动物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 第18-19页 |
| ·制作转基因动物的成功率和成活率低 | 第18页 |
|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动物中表达水平低 | 第18页 |
| ·外源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行为难以控制 | 第18-19页 |
| ·转基因动物的安全性问题 | 第19页 |
| 4.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应用 | 第19-20页 |
| 二、FⅧ与甲型血友病 | 第20-28页 |
| 1. 甲型血友病的病因病理 | 第21-23页 |
| ·FⅧ基因和蛋白的结构及功能 | 第21-22页 |
| ·FⅧ基因突变的类型 | 第22-23页 |
| 2. 甲型血友病的临床表现 | 第23-24页 |
| ·甲型血友病的临床分型 | 第23页 |
| ·甲型血友病的临床表现 | 第23-24页 |
| 3. 甲型血友病的诊断 | 第24-25页 |
| ·实验室检查 | 第24页 |
| ·基因诊断 | 第24-25页 |
| 4. 甲型血友病的治疗 | 第25-27页 |
| ·预防出血 | 第25-26页 |
| ·局部止血 | 第26页 |
| ·药物治疗 | 第26页 |
| ·替代疗法 | 第26页 |
| ·基因治疗 | 第26-27页 |
| 5. 甲型血友病的预防保健 | 第27页 |
| 6. 结语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4页 |
| 研究内容一 | 第34-58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34-36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36-51页 |
| ·溶液的配制 | 第36-38页 |
| ·重组质粒pCR-αLA的构建 | 第38-42页 |
| ·重组质粒pCR-αLA/hFⅧ-5的构建 | 第42-46页 |
| ·重组质粒pCR-αLA/hFⅧ-5(△B)的构建 | 第46-51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51-55页 |
| ·αLA启动子的PCR扩增 | 第51-52页 |
| ·αLA启动子的PCR产物与T-protruding pCR3载体的连接 | 第52-53页 |
| ·pCR-αLA/hFⅧ-5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53页 |
| ·rhFⅧ A domain的扩增 | 第53-54页 |
| ·rhFⅧ C domain基因的扩增 | 第54-55页 |
| ·重组质粒pCR-α LA/hFⅧ-5(△B)的构建 | 第55页 |
| 4. 讨论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 研究内容二 | 第58-74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58-59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59-66页 |
| ·原核期供体兔胚胎的采集 | 第59-60页 |
| ·外源基因原核显微注射 | 第60-62页 |
| ·胚胎移植 | 第62-64页 |
| ·F0代仔兔的饲养管理 | 第64-65页 |
| ·F0代仔兔的整合检测 | 第65-66页 |
| ·整合阳性仔兔的表达检测 | 第66页 |
| 3. 结果 | 第66-68页 |
| 4. 讨论 | 第68-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