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李调元诗学思想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3页
 一、李调元研究现状总述第7-9页
 二、李调元诗学思想的研究情况第9-13页
第一章 李调元诗学思想形成的背景第13-29页
 一、李调元生平概况第13-15页
 二、乾嘉时代背景的影响第15-18页
  (一) 一张一弛的文化政策第15-16页
  (二) 求是致用的学术背景第16-17页
  (三) 百家争鸣的文学氛围第17-18页
 三、蜀中文学传统的影响第18-24页
  (一) 疑是青莲作后身第21-22页
  (二) 诗成何如苏玉局第22-23页
  (三) 升庵殁后雨村出第23-24页
 四、江浙文化的影响第24-29页
  (一) 书籍得恣窥第25-26页
  (二) 广延友与师第26-27页
  (三) 花样实南来第27-29页
第二章 李调元诗学研究第29-61页
 一、李调元的诗歌本质和功用论第29-42页
  (一) 诗歌的本质论第29-36页
  (二) 诗歌的功用论第36-42页
 二、李调元的诗歌创作论第42-53页
  (一) 诗思无涯语要该:创作的起点第43-46页
  (二) 搞章琢句费安排:诗歌的形式第46-53页
 三、李调元的诗歌鉴赏论第53-61页
  (一) 响爽朗三字诀:李调元对文本的评价第53-57页
  (二) 诗人以人品为第一:李调元以人论文观点第57-61页
第三章 李调元诗学思想简评第61-68页
 一、李调元有强烈的诗学意识第62-63页
 二、李调元诗学对前代的总结第63-64页
 三、李调元诗学“勦说”辨正第64-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后记第73-74页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牵牛织女故事的形成及其在汉魏六朝时期的流变
下一篇: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看我国公文词汇的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