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立题依据 | 第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虚拟水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页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2 虚拟水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18-24页 |
·虚拟水的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虚拟水的概念 | 第18页 |
·虚拟水理论的特征 | 第18-19页 |
·虚拟水相关概念 | 第19页 |
·虚拟水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资源流动 | 第19-20页 |
·资源替代 | 第20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0-21页 |
·虚拟水战略的应用 | 第21-23页 |
·虚拟水战略的应用思路 | 第21页 |
·实施虚拟水战略的条件 | 第21页 |
·以粮食为载体的虚拟水战略基本格局 | 第21-22页 |
·虚拟水战略分析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研究区概况 | 第24-29页 |
·三江平原概况 | 第24-26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4-25页 |
·水资源现状 | 第25-26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6-28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6-27页 |
·农业用水利用现状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三江平原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含量测度及其分析 | 第29-40页 |
·虚拟水含量的测度 | 第29-33页 |
·农作物产品虚拟水计算方法 | 第29-32页 |
·畜产品虚拟水计算方法 | 第32-33页 |
·三江平原农作物产品虚拟水含量的分析 | 第33-39页 |
·数据来源 | 第33-35页 |
·三江平原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含量分析 | 第35-38页 |
·三江平原地区与全国农作物虚拟水含量的分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农产品虚拟水-农业水资源区域时空差异演变 | 第40-50页 |
·区域空间差异演变分析的方法 | 第40-41页 |
·农产品虚拟水-农业水资源锡尔系数 | 第40-41页 |
·农产品虚拟水-农业水资源基尼系数 | 第41页 |
·研究区农产品虚拟水-农业水资源空间差异的演变特征 | 第41-45页 |
·农产品虚拟水-农业水资源区域差异分解 | 第41-43页 |
·农产品虚拟水区际间及内部空间分异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 第43-45页 |
·研究区农产品虚拟水变化与区域差异的演变分析 | 第45-49页 |
·区域分离系数演变趋势 | 第45页 |
·区域内农产品虚拟水变化对区域差异收敛与发散的空间分析 | 第45-48页 |
·各个农场差异收敛与发散的空间分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6 研究区农业用水结构调整策略 | 第50-55页 |
·虚拟水理论对农业用水调整的指导作用 | 第50-52页 |
·以虚拟水理论为指导,调整种植结构 | 第50页 |
·利用农产品比较优势,扩大农产品区域间虚拟水贸易 | 第50-51页 |
·分析虚拟水战略优势影响因子,提出合理的农业用水调整策略 | 第51-52页 |
·提高三江平原农业用水效率的方法 | 第52-54页 |
·发展创新节水技术 | 第52页 |
·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 | 第52-53页 |
·发展生态保水,维护发展水环境 | 第53页 |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 第53-54页 |
·提高农业水分利用率的农艺措施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