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逆变器论文

三相光伏并网型逆变器的设计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页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基本组成介绍第10-13页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结构第10-11页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分类第11-13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第2章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第14-33页
   ·坐标系之间的变换第14-16页
     ·Clark 变换和 Clark 逆变换第14-15页
     ·Park 变换和 Park 逆变换第15-16页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第16-19页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在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16-18页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在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18-19页
   ·SVPWM 算法的实现第19-26页
     ·空间矢量的合成第20-21页
     ·空间矢量所在扇区的判断第21-22页
     ·切换时间的确定第22-25页
     ·SVPWM 调制波分析第25-26页
   ·同步 PI 电流控制技术第26-32页
     ·三相光伏逆变器同步 PI 电流调节器设计第26-29页
     ·电流环 PI 参数设计第29-31页
     ·电压环 PI 参数设计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孤岛效应检测和最大功率点跟踪第33-51页
   ·孤岛效应的危害第33-34页
   ·孤岛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析第34-35页
   ·常用孤岛检测方法比较第35-39页
     ·被动式孤岛检测方法第35-37页
     ·主动式孤岛检测方法第37-39页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及物理特性分析第39-43页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第39-40页
     ·光伏电池的电气特性第40-42页
     ·光伏电池仿真分析第42-43页
   ·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分析第43-49页
     ·恒定电压跟踪法第43-44页
     ·电导增量法第44-46页
     ·扰动观察法第46-47页
     ·恒定电压法与变步长扰动观察法结合的 MPPT 设计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三相光伏逆变器的硬件设计第51-63页
   ·系统主电路的设计第51-55页
     ·直流母线支撑电容的设计第51页
     ·功率开关器件的选择第51-52页
     ·交流侧 LC 滤波器的设计第52-55页
   ·控制板电路总体设计第55-60页
     ·采样调理电路第55-57页
     ·锁相环硬件电路第57页
     ·驱动电路第57-58页
     ·保护电路第58-60页
   ·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实验结果第63-69页
   ·系统仿真实验第63-65页
   ·系统的调试第65-67页
   ·实验波形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WM整流技术的充放电系统研究
下一篇:双向DC-DC变换器设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