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各种桥梁论文--桥梁:按结构分论文--斜拉桥论文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塔斜拉桥力学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折线塔斜拉桥的历史和发展第13-20页
     ·斜拉桥的发展历程第13-15页
     ·折线塔斜拉桥的发展概况第15-20页
   ·斜拉桥主要力学特性的研究现状第20-22页
     ·斜拉桥主塔力学特性研究现状第20-21页
     ·斜拉桥索力研究现状第21-22页
     ·斜拉桥抗震性能研究现状第22页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塔斜拉桥主要力学特性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3-25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2章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塔斜拉桥主塔力学特性的研究第27-55页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塔的受力特点及构造设计第27-30页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塔的受力特点第27-28页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塔断面形式及斜拉索锚固区的构造设计第28-30页
   ·主塔拉索锚固区应力分析有限元基本理论第30-35页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第30-33页
     ·混凝土的破坏模型第33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模型的选择第33-35页
   ·混凝土折线塔拉索锚固区有限元分析及结果比较分析第35-46页
     ·锚固区节段数值计算模型第35-37页
     ·节段模型试验第37-41页
     ·拉索锚固区有限元计算及模型试验结果分析第41-46页
   ·混凝土折线塔的整体空间有限元分析第46-52页
     ·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6-49页
     ·主塔整体空间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第49-52页
   ·本章小结第52-55页
第3章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塔斜拉桥索力确定的研究第55-81页
   ·概述第55页
   ·斜拉桥成桥恒载索力的优化方法第55-58页
     ·指定受力状态的索力优化方法第56页
     ·斜拉索力的无约束优化方法第56-57页
     ·斜拉索力的有约束优化方法第57-58页
   ·斜拉桥合理施工状态斜拉索初张力的确定方法第58-60页
     ·倒拆法第59页
     ·正装—倒拆迭代法第59页
     ·正装迭代法第59-60页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塔斜拉桥成桥恒载索力确定的研究第60-70页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塔斜拉桥成桥恒载状态静力平衡特征分析第60-65页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塔斜拉桥成桥恒载索力的确定方法第65-70页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塔斜拉桥合理施工状态斜拉索初张力的确定方法第70-79页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塔斜拉桥施工阶段初张力的确定原则第71-72页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塔斜拉桥施工流程的确定第72-74页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塔斜拉桥施工阶段受力状态仿真计算第74-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4章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塔斜拉桥抗震性能研究第81-113页
   ·概述第81-82页
   ·动力特性分析第82-85页
     ·动力分析模型的建立第82-83页
     ·动力特性结果及分析第83-85页
   ·地震响应反应谱分析第85-93页
     ·反应谱方法及其原理第85-88页
     ·反应谱抗震分析第88-90页
     ·反应谱内力响应结果及分析第90-93页
   ·地震响应时程分析第93-110页
     ·动力方程的建立第94-95页
     ·增量动力平衡方程及其求解方法第95-97页
     ·地震动输入与调整第97-100页
     ·富民桥动态时程分析第100-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3页
第5章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塔斜拉桥力学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第113-147页
   ·相似理论第113-114页
   ·模型设计及制作第114-125页
     ·箱梁设计第114-118页
     ·斜拉索设计第118页
     ·主塔设计第118页
     ·桥墩及支座设计第118-121页
     ·模型制作及安装第121-122页
     ·加载系统及恒载补偿第122-125页
   ·模型试验第125-128页
     ·试验目的及内容第125页
     ·试验荷载工况及测试内容第125页
     ·测试系统及测点布置第125-127页
     ·测试仪器第127-128页
   ·试验结果第128-143页
     ·施工阶段试验结果第130-140页
     ·成桥阶段试验结果第140-143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143-146页
     ·施工阶段试验结果分析第143-144页
     ·成桥后阶段试验结果分析第144-146页
   ·本章小结第146-147页
第6章 结论第147-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57页
致谢第157-15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奖情况第159-161页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硅酸盐矿物浮选过程中调整剂对捕收剂作用方式的研究
下一篇:论杰克·伦敦人物塑造艺术中的二元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