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封隔器的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封隔器的发展概述 | 第9-10页 |
| ·封隔器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封隔器的结构组成 | 第11-12页 |
| ·封隔器的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 ·本文研究意义、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胶筒本构模型及其常数的确定 | 第15-22页 |
| ·橡胶材料本构关系简述 | 第15-20页 |
| ·橡胶模型Yeoh常数的实验测定方法 | 第17-18页 |
| ·胶筒橡胶材料的单轴拉伸试验及Yeoh模型的常数确定 | 第18-20页 |
| ·橡胶其它材料常数的试验测定 | 第20-21页 |
| ·弹性模量 | 第20-21页 |
| ·泊松比 | 第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封隔器胶筒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2-37页 |
| ·封隔器胶筒的几何模型建立 | 第22-25页 |
| ·SoidWorks软件功能简介 | 第22页 |
| ·封隔器胶筒的几何建模 | 第22-25页 |
| ·ANSYS软件及结构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第25-34页 |
| ·有限元法及ANSYS软件简介 | 第25-26页 |
| ·材料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第26-28页 |
|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第28-31页 |
| ·接触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 第31-34页 |
|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34-36页 |
| ·选取单元类型 | 第34-35页 |
| ·选取材料力学参数 | 第35页 |
| ·划分网格与其它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封隔器胶筒的力学性能分析与结构优选 | 第37-62页 |
| ·胶筒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及试验验证 | 第37-45页 |
| ·边胶筒有限元分析 | 第37-40页 |
| ·中胶筒有限元模型分析 | 第40-43页 |
| ·胶筒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试验验证 | 第43-45页 |
| ·三胶筒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45-49页 |
| ·不同坐封载荷下胶筒的压缩距 | 第45-47页 |
| ·不同坐封载荷下胶筒的接触应力 | 第47-49页 |
| ·带端部保护装置的三胶筒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49-55页 |
| ·不同坐封载荷下胶筒的压缩距 | 第50-52页 |
| ·不同坐封载荷下胶筒的接触应力 | 第52-55页 |
| ·带多层端部保护装置的三胶筒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 ·不同坐封载荷下胶筒的压缩距 | 第55-57页 |
| ·不同坐封载荷下胶筒的接触应力 | 第57-59页 |
| ·三种结构的胶筒模型对比分析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发表文章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学位论文摘要 | 第68-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