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水蕴草对水中氮磷的去除及其抑藻效应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综述第12-22页
   ·水体富营养化第12-15页
     ·富营养化的定义第12页
     ·水体富营养化物质的来源及分类第12页
     ·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和限制因素第12-13页
     ·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及危害第13-14页
     ·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方法及研究进展第14-15页
   ·水中藻类的危害及影响藻类生长因素第15-16页
   ·水生植物治理富营养化水体及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的研究第16-20页
     ·水生植物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第16-17页
       ·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机理及效果第16-17页
     ·水生植物抑藻效应的研究第17-20页
       ·植物化感作用第17-18页
       ·水生植物对藻类的化感作用第18页
       ·水生植物化感物质抑藻机理及化感作用的研究进展第18-20页
   ·水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第20-21页
   ·水蕴草的生物学特征第21-22页
第二章 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内容、创新点第22-24页
   ·论文的研究背景第22页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第22-23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23-24页
第三章 试验材料、仪器及测定方法第24-31页
   ·实验材料第24-27页
     ·水蕴草第24-25页
     ·金鱼藻第25页
     ·绿菊花草第25-26页
     ·水葫芦第26-27页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7页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7-30页
     ·TN的测定第27-28页
     ·TP的测定第28-29页
     ·Chla的测定第29-30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30-31页
第四章 不同水生植物对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第31-42页
   ·三种沉水植物对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第31-38页
     ·植物对水中TN的去除第32-33页
     ·植物对水中TP的去除第33-36页
     ·不同营养浓度下各种沉水植物生物量的变化第36-37页
     ·小结第37-38页
   ·水蕴草、水葫芦对水中氮、磷的去除第38-42页
     ·水蕴草、水葫芦对水中TN的去除第39-40页
     ·水蕴草、水葫芦对水中TP的去除第40-41页
     ·水蕴草、水葫芦生物量的变化第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在不同含磷浓度较高的水中,水蕴草对其TP去除能力的研究第42-45页
   ·水蕴草对水中TP的去除第42-43页
   ·不同磷浓度条件下水蕴草生物量的变化第43-44页
   ·小结第44-45页
第六章 水蕴草及水蕴草水培液抑藻效应的初步研究第45-55页
   ·水蕴草化感物质测定及其水培液抑藻效应的研究第45-50页
     ·水中沉水植物分泌化感物质及其化感抑藻效应第45页
     ·水蕴草水培液制备第45页
     ·水蕴草水培液化感物质的分析测定第45-50页
   ·水蕴草对滇池蓝藻生长抑制效应的初步研究第50-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55-57页
   ·结论第55页
   ·建议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附录A (在读研究生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附录B (附图1 水蕴草水培液GC-MS分析结果)第67-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标志物法研究污水处理厂出水暴露对高背鲫鱼的影响
下一篇:茶园评价专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