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电解质纳米通道内位置异构体的选择性渗透行为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本文所用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纳米通道概述 | 第10-11页 |
·层层自组装法制备聚电解质纳米通道 | 第11-16页 |
·用于层层自组装的聚电解质 | 第11-12页 |
·制备聚电解质纳米通道的层层自组装方法 | 第12-16页 |
·聚电解质纳米通道的应用 | 第16-21页 |
·聚电解质纳米通道的选择性响应 | 第16-17页 |
·聚电解质纳米通道的选择性分离 | 第17-21页 |
·本文拟开展的工作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装置及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22-34页 |
·前言 | 第22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2-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实验装置 | 第23-24页 |
·纳米通道膜的修饰 | 第23-24页 |
·实验装置 | 第24页 |
·苯二酚位置异构体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24-28页 |
·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和选择 | 第25页 |
·柱温的选择 | 第25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25-27页 |
·最佳色谱检测条件 | 第27-28页 |
·硝基酚位置异构体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28-31页 |
·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和选择 | 第28页 |
·柱温的选择 | 第28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28-31页 |
·最佳色谱检测条件 | 第31页 |
·氨基酚位置异构体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31-33页 |
·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和选择 | 第31页 |
·柱温的选择 | 第31-32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32-33页 |
·最佳色谱检测条件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聚电解质纳米通道选择性分离位置异构体 | 第34-57页 |
·前言 | 第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主要试剂 | 第34页 |
·主要仪器 | 第34-35页 |
·截留率和通量的计算 | 第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56页 |
·纳米通道膜的表征 | 第35-38页 |
·聚电解质纳米通道对苯二酚异构体的分离 | 第38-49页 |
·聚电解质纳米通道对硝基酚异构体的分离 | 第49-52页 |
·聚电解质纳米通道对氨基酚异构体的分离 | 第52-56页 |
·聚电解质纳米通道分离位置异构体可能的原因 | 第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7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