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混合过程的集成建模与自组织模糊解耦控制方法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工业过程建模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煤气混合过程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页 |
·论文构成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煤气混合过程工艺分析及控制结构设计 | 第17-25页 |
·煤气混合过程工艺及过程特性分析 | 第17-19页 |
·过程状态参数分析 | 第19-21页 |
·煤气混合过程建模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 第21-22页 |
·过程模型和控制结构设计 | 第22-24页 |
·煤气混合过程模型设计 | 第22-23页 |
·自组织解親控制结构设计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机理和子空间辨识的煤气混合过程模型 | 第25-40页 |
·混合煤气热值机理模型 | 第25-27页 |
·混合煤气压力子空间辨识模型 | 第27-30页 |
·基于机理和子空间辨识的过程模型 | 第30-34页 |
·热值机理模型参数 | 第30-32页 |
·压力子空间辨识模型参数 | 第32-34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煤气混合过程自组织模糊解耦控制 | 第40-61页 |
·煤气混合过程解耦控制策略设计 | 第40-42页 |
·热值和压力反馈模糊控制 | 第42-45页 |
·基于动态耦合度的自组织模糊解耦控制 | 第45-57页 |
·基本模糊解耦控制器设计 | 第45-47页 |
·煤气混合过程参数的动态耦合度分析 | 第47-49页 |
·基于动态耦合度的自组织解耦控制规则修正 | 第49-54页 |
·蝶阀专家修正策略 | 第54-57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