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雨茂教授以经方为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研究
序言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临床经验研究 | 第13-26页 |
一. 慢性肾功能衰竭代偿期 | 第13-15页 |
(一) 肾阴脾气亏虚湿热余邪留滞 | 第13页 |
(二) 脾肾气虚湿邪壅滞 | 第13-15页 |
二. 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 | 第15-16页 |
三. 慢性肾功能衰竭期 | 第16-18页 |
四. 尿毒症期 | 第18-20页 |
(一) 消化系统症状较第三期更重 | 第18页 |
(二) 合并心血管损伤 | 第18-20页 |
五. 肾衰 III 号方研究 | 第20-21页 |
六. 运用西医理化检查辨治的经验 | 第21-23页 |
(一) 胱抑素 C、微球蛋白预防肾衰 | 第21-22页 |
(二) 温阳通下降 SCr 和 BUN | 第22页 |
(三) 补脾涩精治蛋白尿 | 第22-23页 |
七. 临床观察 60 例 | 第23-26页 |
第二部分 学术思想研究 | 第26-40页 |
一. 学术思想基础 | 第26-28页 |
(一) 世代业医幼承庭训 | 第26-27页 |
(二) 山河疮痍以医救民 | 第27页 |
(三) 投身学校医教相彰 | 第27-28页 |
(四) 痴于医学精勤不倦 | 第28页 |
二. 学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28-30页 |
(一) 医教研相彰学术成形 | 第28-29页 |
(二) 肾病为主继承发扬 | 第29页 |
(三) 治疗肾衰开创新篇 | 第29-30页 |
三.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 | 第30-32页 |
(一) 病因的认识 | 第31页 |
(二) 病机的认识 | 第31-32页 |
四.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辨治思路 | 第32-34页 |
(一) 分期为线辨清时机 | 第33页 |
(二) 六经为纲衷中参西 | 第33-34页 |
五.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法 | 第34-36页 |
(一) 扶正:首重益气温阳,次为滋阴健肾 | 第34页 |
(二) 达邪:先当降浊通便,再重宣肺化瘀 | 第34-35页 |
(三) 调中:辛开苦降,同时疏调三焦 | 第35页 |
(四) 复原:坚持亦调亦补,重视调摄适宜 | 第35-36页 |
六. 用药思路 | 第36-40页 |
(一) 经方为主师古不泥 | 第36-37页 |
(二) 顾护中州以图久效 | 第37页 |
(三) 背反谐同平稳为上 | 第37-38页 |
(四) 用药之秘关键在量 | 第38-40页 |
第三部分 结语 | 第40-42页 |
一. 结论 | 第40页 |
二. 本研究的不足 | 第40-41页 |
三. 展望 | 第41-42页 |
附录:杜雨茂教授对伤寒六经的认识 | 第42-46页 |
一. 对伤寒六经本义的认识 | 第42-44页 |
二. 对伤寒六经循经传的认识 | 第44-45页 |
三. 对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关系的认识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