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河道型水库库岸坡涌浪灾害研究与预测--以小湾水电站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3页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滑速研究 | 第12-13页 |
·涌浪高度研究 | 第13-15页 |
·涌浪传播研究 | 第15-17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小湾库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 第17-18页 |
·斜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 第18页 |
·对典型已失稳滑坡进行理论研究与估算 | 第18页 |
·建立物理模型分析典型已失稳滑坡涌浪特征 | 第18-19页 |
·对近坝滑坡的涌浪预测 | 第19-20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预期成果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小湾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23-31页 |
·水文气象 | 第23页 |
·地形地貌 | 第23-24页 |
·地层岩性 | 第24-26页 |
·地质构造 | 第26-29页 |
·物理地质现象 | 第29-30页 |
·地下水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典型已失稳滑坡破坏机制分析 | 第31-41页 |
·滑坡概况 | 第31-32页 |
·滑坡区基本地质条件 | 第32-36页 |
·地形地貌 | 第32-35页 |
·地层岩性 | 第35页 |
·地质构造 | 第35-36页 |
·滑坡基本特征 | 第36-38页 |
·滑体特征 | 第36-37页 |
·滑床特征 | 第37-38页 |
·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及失稳机制 | 第38-41页 |
·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 | 第38-39页 |
·滑坡形成机制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典型滑坡涌浪研究及模型实验 | 第41-70页 |
·滑坡启动及运动速度计算 | 第41-46页 |
·滑坡岩土体颗粒结构形变计算 | 第41-42页 |
·基于结构形变能的启动和运动速度计算 | 第42-44页 |
·滑体下滑速度计算方法 | 第44-46页 |
·滑坡涌浪的研究方法及形成机制 | 第46-55页 |
·滑坡涌浪的计算方法 | 第46-54页 |
·滑坡涌浪的形成机制 | 第54-55页 |
·滑坡涌浪在河道中的传播 | 第55-61页 |
·滑坡涌浪在急剧衰减阶段的传播 | 第55-56页 |
·滑坡涌浪在缓慢衰减阶段的传播 | 第56-57页 |
·滑坡涌浪传播的计算方法 | 第57-61页 |
·滑坡涌浪爬高估算 | 第61-62页 |
·典型已失稳滑坡模型实验 | 第62-68页 |
·模型试验方法 | 第62-64页 |
·试验成果分析 | 第64-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近坝库岸涌浪预测 | 第70-84页 |
·新华乡白蜡村乌支组段岸坡 | 第70-74页 |
·小湾东镇八字耳朵段岸坡 | 第74-78页 |
·新华乡文平村平掌组段岸坡 | 第78-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