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2页 |
第一章、引言 | 第12-17页 |
第一节、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第二章、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综述 | 第17-27页 |
第一节、商业银行定义 | 第17-18页 |
第二节、投资银行定义 | 第18页 |
第三节、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联系和区别 | 第18-25页 |
一、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联系 | 第18-19页 |
二、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区别 | 第19-20页 |
三、国外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概况 | 第20-24页 |
1、国外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经营模式 | 第20-24页 |
(1) 金融控股型全能银行 | 第21-22页 |
(2) 内部综合经营型全能银行 | 第22-24页 |
四、次贷危机背景下国外商业银行投行业务风险管理问题浅析 | 第24-25页 |
第四节、国外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经验借鉴 | 第25-27页 |
一、典型投资银行 | 第25页 |
二、德意志银行 | 第25页 |
三、花旗银行集团 | 第25页 |
四、从国际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得到的经验借鉴 | 第25-27页 |
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理论基础 | 第27-31页 |
一、投资学——资产组合理论 | 第27-28页 |
二、新古典经济学——资产专用性理论 | 第28-29页 |
三、微观经济学——范围经济理论 | 第29-30页 |
四、金融学——金融深化理论 | 第30页 |
五、金融学——金融中介功能理论 | 第30-31页 |
第四章、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实证分析 | 第31-47页 |
第一节、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变迁 | 第31-32页 |
第二节、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 第32-47页 |
一、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实证分析 | 第34-42页 |
(一) 工商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概况 | 第34-36页 |
(二) 投行业务具体介绍 | 第36-41页 |
(三) 工商银行成功开展投行业务经验总结 | 第41-42页 |
1、行内部直接开展投资银行业务 | 第41-42页 |
2、业务创新,集聚品牌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 | 第42页 |
3、投资银行业务与信贷业务有效融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 第42页 |
4、依据业务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营销,重视营销在市场开拓中的作用 | 第42页 |
二、中国民生银行投资银行业务SWOT实证分析 | 第42-45页 |
(一) 民生银行事业部制概况 | 第43页 |
(二) 民生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SWOT分析 | 第43-45页 |
1、优势—机会(SO)战略 | 第44-45页 |
2、劣势—机会(WO)战略 | 第45页 |
3、优势—威胁(ST)战略 | 第45页 |
4、劣势—威胁(WT)战略 | 第45页 |
三、结论 | 第45-47页 |
第五章、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策略 | 第47-51页 |
第一节、选择适合的投资银行业务经营战略 | 第47-48页 |
一、内部战略:商业银行自身内部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融合 | 第47页 |
二、外部战略:金融机构之间展开业务合作力促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 | 第47-48页 |
第二节、投资银行无法直接经营业务现实出路 | 第48页 |
第三节、处理好商业银行资金优势与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关系 | 第48-49页 |
第四节、处理好人才和机制问题 | 第49页 |
第五节、处理好风险防范和协同效应之间的关系 | 第49-50页 |
第六节、加强内部控制 | 第50-51页 |
第六章、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