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2页 |
·引言 | 第14页 |
·燃料电池简介 | 第14-16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第16-20页 |
·SOFC的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SOFC的理论电动势和开路电压 | 第17-18页 |
·SOFC的性能评价 | 第18-20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 | 第20-32页 |
·电解质材料 | 第20-24页 |
·ZrO_2基电解质 | 第20-22页 |
·CeO_2基电解质 | 第22-23页 |
·LaGaO_3基电解质 | 第23-24页 |
·其它电解质材料 | 第24页 |
·阴极材料 | 第24-28页 |
·钙钛矿阴极 | 第24-27页 |
·K_2NiF_4型阴极材料 | 第27页 |
·层状钙钛矿结构材料 | 第27-28页 |
·其他阴极材料 | 第28页 |
·阳极材料 | 第28-32页 |
·镍基阳极 | 第28-30页 |
·Cu基阳极 | 第30页 |
·钙钛矿型氧化物阳极 | 第30-32页 |
·本论文研究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2页 |
第二章 基于离子浸渍法的SOFC纳米阳极 | 第42-61页 |
·引言 | 第42页 |
·复合阳极和纳米阳极的理论三相线长度对比 | 第42-45页 |
·离子浸渍法对SOFC阳极性能的改善 | 第45-49页 |
·SOFC纳米阳极的性能 | 第45-47页 |
·浸渍工艺参数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浸渍物种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浸渍的纳米电极在碳氢化合物燃料中的应用 | 第49-54页 |
·浸渍镇基纳米阳极 | 第49-51页 |
·浸渍Cu基纳米阳极 | 第51-52页 |
·浸渍钙钛矿基纳米阳极 | 第52-54页 |
·浸渍纳米阳极的抗硫中毒能力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第三章 基于同步辐射技术的甲烷于SDC浸渍Ni基阳极上的催化裂解机制研究 | 第61-76页 |
·引言 | 第61-64页 |
·实验方法 | 第64-66页 |
·粉体合成 | 第64页 |
·样品制备 | 第64-65页 |
·甲烷催化裂解分析 | 第65-66页 |
·单电池测试 | 第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2页 |
·甲烷催化裂解物种的鉴定 | 第66-68页 |
·各种裂解物种的摩尔分数计算 | 第68-70页 |
·电池性能对比测试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第四章 掺杂锡酸锶基新型阳极材料的初步研究 | 第76-89页 |
·引言 | 第76-77页 |
·实验方法 | 第77-7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8-85页 |
·相结构分析 | 第78-80页 |
·电导率测试 | 第80页 |
·与电解质的化学相容性及热膨胀系数 | 第80-82页 |
·A位缺位对相结构的影响 | 第82-84页 |
·A位缺位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第五章 黄长石型La_(1.54)Sr_(0.46)Ga_3O_(7.27)电解质体系的系统研究 | 第89-116页 |
·引言 | 第89-91页 |
·实验方法 | 第91-92页 |
·粉体制备 | 第91-92页 |
·相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92页 |
·电导率测试 | 第9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92-112页 |
·A位采用不同元素的研究结果 | 第92-102页 |
·XRD分析 | 第92-97页 |
·交流阻抗谱分析 | 第97-99页 |
·电导率比较 | 第99-102页 |
·Ga位缺陷的影响研究 | 第102-112页 |
·XRD分析 | 第102-105页 |
·电导率测试结果 | 第105-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