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登革热及其主要传播媒介埃及伊蚊的相关知识 | 第8-11页 |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4页 |
§1.3 预备知识—本文用到的定义和引理 | 第14-18页 |
第二章 具有不育控制的埃及伊蚊种群模型 | 第18-30页 |
§2.1 模型的建立 | 第18-19页 |
§2.2 模型的分析 | 第19-26页 |
§2.2.1 平衡点的存在性 | 第19-20页 |
§2.2.2 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 | 第20-22页 |
§2.2.3 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 | 第22-26页 |
§2.3 生物意义及数值模拟 | 第26-28页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考虑雌蚊只交配一次的埃及伊蚊种群模型 | 第30-38页 |
§3.1 基本模型 | 第30-32页 |
§3.2 考虑不育与野生雄性交配竞争力相同的情况 | 第32-36页 |
§3.3 考虑不育雄性交配竞争力不足的情况 | 第36-37页 |
§3.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具有晚期致死基因系统控制的埃及伊蚊种群模型 | 第38-48页 |
§4.1 模型的建立 | 第38页 |
§4.2 模型分析 | 第38-44页 |
§4.2.1 平衡点 | 第38-40页 |
§4.2.2 平衡点的稳定性 | 第40-44页 |
§4.3 生物意义及数值模拟 | 第44-45页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