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带裂缝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6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带裂纹结构动力特性的研究概况第10-14页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第14-16页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4页
     ·研究路线第14-16页
2 有限元分析理论第16-23页
   ·模态分析理论第16页
   ·动力分析理论第16-19页
   ·ANSYS有限元程序简述第19-23页
     ·模态分析步骤第19-20页
     ·瞬态动力分析步骤第20-23页
3 裂纹计算模型第23-29页
   ·有限元分析中的裂纹计算模型第23-24页
   ·有限元分析中的接触面计算模型第24-29页
     ·无厚度Goodman接触单元第24-25页
     ·有厚度Desai接触单元第25-27页
     ·本文采用的接触单元计算模型第27-29页
4 含裂纹结构的线性动力分析第29-39页
   ·基本计算参数和计算模型第29页
   ·直接建立开裂区域第29-34页
     ·裂缝宽度对模态的影响第29-31页
     ·裂缝开裂位置对模态影响第31页
     ·第二条裂缝模态对比一条裂缝时的模态第31-34页
   ·折减模量法第34-35页
   ·建立接触面模拟裂缝法的分析过程和合理性第35-38页
     ·模态分析结果第35-36页
     ·反向模态分析结果及合理性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5 含裂纹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分析第39-53页
   ·概述第39页
   ·带单裂纹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分析第39-42页
     ·不同裂缝位置和深度对单裂纹梁结构的固有频率的影响第40页
     ·无接触单元和有接触单元对单裂纹梁的共振域和共振幅值的变化第40-42页
   ·带双裂纹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分析第42-49页
     ·不同裂缝位置和深度对双裂纹梁结构的固有频率的影响第42-43页
     ·无接触单元和有接触单元的双裂纹梁的共振域和共振幅值的变化第43-46页
     ·无接触单元和有接触单元的双裂纹梁的位移时程曲线第46-49页
   ·带三个裂纹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分析第49-52页
     ·无接触单元和有接触单元的三裂纹梁的位移时程曲线第49-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结论第53-54页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个人简历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确定数据上的最近邻查询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组织的工作流系统访问控制模型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