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论文

地方人大监督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5页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一、 研究背景第8页
  二、 研究意义第8-10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0-13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第13-15页
  一、 研究方法第13页
  二、 研究可能的创新第13-15页
第一章 我国地方人大监督机制理论分析第15-29页
 第一节 地方人大监督基本理论第15-21页
  一、 地方人大监督的内涵第15-17页
  二、 地方人大监督特性第17-19页
  三、 地方人大监督的原则第19-21页
 第二节 地方人大监督机制分析第21-28页
  一、 地方人大的会议监督第22-24页
  二、 地方人大的会议外监督第24-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二章 地方人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困境第29-36页
 第一节 地方人大监督机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9-30页
  一、 地方人大监督机制的现状第29页
  二、 地方人大监督机制的发展趋势第29-30页
 第二节 地方人大监督机制运行的困境第30-35页
  一、 法律法规执行的困境第31-32页
  二、 运行程序的困境第32-33页
  三、 人大代表履职的困境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地方人大监督机制存在困境的成因第36-40页
 第一节 地方人大监督机制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第36-37页
  一、 立法滞后,地方立法水平参差不齐第36页
  二、 地方立法中监督主体职责划分模糊第36页
  三、 地方立法没有形成执法效果反馈的体系第36-37页
 第二节 地方人大监督机制的程序尚需完善第37-38页
 第三节 地方人大代表的履职体系不完整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完善地方人大监督机制的途径第40-48页
 第一节 保障地方人大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施行第40-42页
  一、 坚持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相结合第40-41页
  二、 建立健全有效的地方立法工作机制第41页
  三、 提高地方立法的社会效果,完善法律实施评估机制第41-42页
  四、 突出地方立法的可操作性第42页
 第二节 完善地方人大监督机制程序和原则第42-44页
 第三节 健全地方人大代表履职体系第44-47页
  一、 建立人大代表培训制度第44-45页
  二、 创新代表履职形式,并灵活运用第45页
  三、 建立健全人大代表的激励机制第45-46页
  四、 完善对代表的监督约束机制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气水三相流光纤探针持气率计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含孔边强化结构的复合材料层合板逐渐累积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