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北开发区特高含水期水驱调整措施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 前言 | 第9-11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综合治理区块基本情况 | 第11-14页 |
| ·区块概况 | 第11页 |
| ·开采简史 | 第11页 |
| ·存在问题 | 第11-13页 |
| ·综合治理区块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 | 第14-24页 |
| ·精细地质模型 | 第14-15页 |
| ·三类油层沉积模式的重新认识 | 第14页 |
| ·层内非均质性描述 | 第14页 |
| ·储层属性参数空间分布特征 | 第14-15页 |
| ·数值模拟 | 第15-24页 |
| ·油藏数值模拟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 第15-16页 |
| ·油藏模拟模型 | 第16-17页 |
| ·参数准备 | 第17页 |
| ·历史拟合 | 第17-21页 |
| ·渗透率的选取 | 第21-22页 |
| ·优选相渗曲线 | 第22页 |
| ·历史拟合误差分析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剩余油分布及水驱开发措施优选 | 第24-46页 |
|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第24-35页 |
| ·剩余油的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 ·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 | 第26-32页 |
| ·剩余油分布规律 | 第32页 |
| ·剩余油的挖潜方法 | 第32-33页 |
| ·油层动用状况 | 第33-34页 |
| ·单层含水分析 | 第34-35页 |
| ·注采系统调整方案 | 第35-40页 |
| ·一次加密调整方案优选 | 第35-37页 |
| ·二次加密调整方案优选 | 第37-39页 |
| ·注采系统调整效果评价 | 第39-40页 |
| ·优化注采比 | 第40-42页 |
| ·确定注采比与注水量 | 第40页 |
| ·预测注采比 | 第40-41页 |
| ·应用数值模拟研究优选注采比 | 第41-42页 |
| ·工艺措施调整 | 第42页 |
| ·厚油层挖潜方法 | 第42-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详细摘要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