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交通肇事的刑法分析及立法完善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一) 案情概要 | 第11-12页 |
(二) 案件存在的理论争议 | 第12页 |
(三) 案件蕴含的法理问题 | 第12-13页 |
二、水上交通肇事的法理分析 | 第13-16页 |
(一) 水上交通肇事的定义 | 第13-14页 |
(二) 水上交通肇事与陆上交通肇事的区别 | 第14-15页 |
(三) 本案依据我国刑法第133条定罪的理由 | 第15-16页 |
三、水上交通肇事失踪问题的司法困惑 | 第16-22页 |
(一) “下落不明”能否作为犯罪的法定危害结果 | 第18-20页 |
(二) “受害人下落不明”的法律适用 | 第20-22页 |
四、增设“水上交通肇事罪”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22-24页 |
(一) 立法现状 | 第22-23页 |
(二) 必要性 | 第23页 |
(三) 可行性 | 第23-24页 |
五、增设“水上交通肇事罪”的立法建议 | 第24-31页 |
(一) 概念 | 第24-25页 |
(二) 构成特征 | 第25-29页 |
1. 犯罪客体 | 第25页 |
2. 犯罪客观方面 | 第25-28页 |
3. 犯罪主体 | 第28页 |
4. 犯罪主观方面 | 第28-29页 |
(三) 刑罚设置 | 第29-31页 |
1. 不设死刑和无期徒刑 | 第29-30页 |
2. 主要使用有期徒刑和拘役 | 第30页 |
3. 设罚金刑为附加刑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