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概念界定和数据来源 | 第14-16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区位和区位理论 | 第16-17页 |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第17-18页 |
·城市化理论 | 第18-19页 |
·聚集经济理论 | 第19-20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3 山东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特征 | 第21-34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1页 |
·山东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 第21-28页 |
·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21-26页 |
·区域差异动态特征 | 第26-27页 |
·发展速度差异特征 | 第27-28页 |
·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28-34页 |
·ESDA 方法 | 第28-29页 |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29-30页 |
·局部空间自相关 | 第30-34页 |
4 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47页 |
·数学模型选择 | 第34-35页 |
·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第35-38页 |
·城市土地投入强度 | 第35页 |
·城市交通区位 | 第35页 |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 第35-36页 |
·城市科技投入 | 第36页 |
·城市规模 | 第36页 |
·城市产业结构 | 第36页 |
·城市自然条件 | 第36-37页 |
·城市经济发展状况 | 第37页 |
·土地市场 | 第37页 |
·土地政策 | 第37-38页 |
·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第38-47页 |
·主要数学方法 | 第38-40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38-39页 |
·数据包络分析(DEA) | 第39-40页 |
·逐步回归分析法 | 第40页 |
·影响因素的选择和量化 | 第40-43页 |
·山东省整体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5 优化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对策建议 | 第47-50页 |
·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与布局合理化 | 第47页 |
·重点城市带动,培育壮大经济增长极 | 第47-48页 |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和投资 | 第48-49页 |
·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 第49页 |
·推进城市存量土地挖潜,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 第49-5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