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犯罪学论文

环境犯罪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言第10-12页
第一章 环境犯罪概述第12-27页
 第一节 环境犯罪的概念第12-15页
  一、 法学意义上的“环境”第12-13页
  二、 环境犯罪概念第13-15页
 第二节 环境犯罪的分类第15-18页
  一、 个体型环境犯罪第15-16页
  二、 单位型环境犯罪第16-17页
  三、 国家型环境犯罪第17-18页
 第三节 环境犯罪特点分析第18-23页
  一、 环境犯罪侵害生态法益第18-20页
  二、 环境犯罪因果关系复杂第20-21页
  三、 环境犯罪危害后果显现滞后第21-22页
  四、 环境犯罪与渎职犯罪关系密切第22-23页
 第四节 环境犯罪现状及未来趋势第23-27页
  一、 环境犯罪现状第23-24页
  二、 环境犯罪趋势第24-27页
第二章 犯罪原因分析第27-39页
 第一节 环境犯罪的观念原因第27-28页
  一、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第27页
  二、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第27-28页
 第二节 环境犯罪的制度原因第28-36页
  一、 中外立法比较凸显立法漏洞第28-35页
  二、 刑法对环境犯罪的处罚乏力第35-36页
 第三节 环境犯罪的执法原因第36-37页
  一、 对环境犯罪的监管乏力第36页
  二、 与司法机关的协作不足第36-37页
 第四节 环境犯罪的政策原因第37-39页
  一、 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不科学第37页
  二、 政绩考核标准体系不健全第37-39页
第三章 环境犯罪防控对策分析第39-50页
 第一节 环境犯罪的法律预防第39-46页
  一、 完善我国相关环境刑事法律第39-45页
  二、 加强执法及司法工作第45-46页
 第二节 环境犯罪的社会预防第46-48页
  一、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第46-47页
  二、 完善社会监督体系第47-48页
 第三节 环境犯罪的政策预防第48-50页
  一、 践行“科学发展观”第48-49页
  二、 建立环境状况反馈机制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后记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MP2和PPM1A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下一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presenilin-1基因突变筛查及其起始密码子突变后表达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