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犯罪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环境犯罪概述 | 第12-27页 |
第一节 环境犯罪的概念 | 第12-15页 |
一、 法学意义上的“环境” | 第12-13页 |
二、 环境犯罪概念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环境犯罪的分类 | 第15-18页 |
一、 个体型环境犯罪 | 第15-16页 |
二、 单位型环境犯罪 | 第16-17页 |
三、 国家型环境犯罪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环境犯罪特点分析 | 第18-23页 |
一、 环境犯罪侵害生态法益 | 第18-20页 |
二、 环境犯罪因果关系复杂 | 第20-21页 |
三、 环境犯罪危害后果显现滞后 | 第21-22页 |
四、 环境犯罪与渎职犯罪关系密切 | 第22-23页 |
第四节 环境犯罪现状及未来趋势 | 第23-27页 |
一、 环境犯罪现状 | 第23-24页 |
二、 环境犯罪趋势 | 第24-27页 |
第二章 犯罪原因分析 | 第27-39页 |
第一节 环境犯罪的观念原因 | 第27-28页 |
一、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 第27页 |
二、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环境犯罪的制度原因 | 第28-36页 |
一、 中外立法比较凸显立法漏洞 | 第28-35页 |
二、 刑法对环境犯罪的处罚乏力 | 第35-36页 |
第三节 环境犯罪的执法原因 | 第36-37页 |
一、 对环境犯罪的监管乏力 | 第36页 |
二、 与司法机关的协作不足 | 第36-37页 |
第四节 环境犯罪的政策原因 | 第37-39页 |
一、 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不科学 | 第37页 |
二、 政绩考核标准体系不健全 | 第37-39页 |
第三章 环境犯罪防控对策分析 | 第39-50页 |
第一节 环境犯罪的法律预防 | 第39-46页 |
一、 完善我国相关环境刑事法律 | 第39-45页 |
二、 加强执法及司法工作 | 第45-46页 |
第二节 环境犯罪的社会预防 | 第46-48页 |
一、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 第46-47页 |
二、 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 第47-48页 |
第三节 环境犯罪的政策预防 | 第48-50页 |
一、 践行“科学发展观” | 第48-49页 |
二、 建立环境状况反馈机制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