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海绵共生微生物氮循环功能基因与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海绵第10-14页
     ·海绵动物简介第10-12页
     ·海绵天然产物第12-14页
   ·海绵共附生微生物第14-21页
     ·海绵共附生微生物的可培养性第14-15页
     ·海绵共附生微生物的多样性第15-17页
       ·海绵共生微生物的垂直遗传第17页
     ·海绵共附生微生物的分子研究手段第17-21页
   ·海绵特定微生物类群的研究第21-24页
     ·海绵功能基因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海绵氮循环微生物的研究第22-24页
   ·研究目的、内容、意义第24-25页
     ·研究目的第24页
     ·研究内容第24页
     ·研究意义第24页
     ·创新点第24-25页
第二章 PHAKELLIA FUSCA 共附生微生物多样性及定量分析第25-43页
   ·实验材料第25-26页
   ·实验方法第26-31页
     ·海绵总DNA 的提取第26页
     ·目标产物的PCR 扩增及克隆文库的构建第26-29页
     ·系统发育分析第29-30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30-31页
   ·实验结果第31-41页
     ·海绵Phakellia fusca 总DNA 提取第31-32页
     ·目标片断PCR 扩增结果第32页
     ·海绵Phakellia fusca 共附生原核微生物多样性第32-38页
     ·海绵Phakellia fusca 共附生氨氧化微生物多样性第38-40页
     ·海绵Phakellia fusca 共附生微生物定量分析第40-41页
   ·讨论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海绵氮循环微生物多样性的系统发育分析第43-64页
   ·实验材料第43页
   ·实验方法第43-46页
     ·海绵总DNA 的提取第43页
     ·目标产物的PCR 扩增及克隆文库的构建第43-45页
     ·系统发育分析第45-46页
   ·实验结果第46-61页
     ·海绵总DNA 提取第46页
     ·目标片断PCR 扩增结果第46-47页
     ·七种海绵氮循环微生物多样性第47-61页
   ·讨论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四种海绵中古菌多样性的分析第64-72页
   ·实验材料第64页
   ·实验方法第64-65页
     ·海绵总DNA 的提取第64页
     ·目标产物的PCR 扩增及克隆文库的构建第64-65页
     ·系统发育分析第65页
   ·实验结果第65-70页
     ·目标片断PCR 扩增结果第65页
     ·四种海绵中古菌的多样性第65-67页
     ·四种海绵中古菌的系统发育分析第67-70页
   ·讨论第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结语第72-74页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4页
附录1.溶液试剂及培养基第84-87页
附录2.实验所用仪器设备第87-88页
附录3.海绵PHAKELLIA FUSCA 共附生微生物序列第88-108页
附录4.海绵氮循环微生物功能基因序列第108-131页
附录5.海绵共附生古菌16S RRNA 部分长度序列第131-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待发表论文第136-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下一篇:中国南海海绵Astrosclera willeyana共附生微生物与功能基因的多样性与空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