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4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海岸带的基本概念 | 第8-10页 |
·海岸带的范围 | 第9页 |
·海岸带的内涵 | 第9-10页 |
·海岸带的基本特征 | 第10-11页 |
·海岸带是资源最丰富的地带 | 第10-11页 |
·海岸带是区位优势最明显的地带 | 第11页 |
·海岸带是生态脆弱、灾害频发的地带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3页 |
·发达国家海岸带开发研究的回顾 | 第11-13页 |
·几个典型国家海岸带开发的情况 | 第13-23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海岸带规划基本理论及其对海岸带规划的启示 | 第24-33页 |
·海陆一体化建设理论 | 第24页 |
·港口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24-26页 |
·产业集群理论 | 第26-27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7-28页 |
·海洋生态经济理论 | 第28-29页 |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 第29-30页 |
·对各国海岸带规划建设经验的总结 | 第30-33页 |
·滨水新功能区导入海岸带城市空间布局 | 第30页 |
·大力实施海洋科技先导战略 | 第30-31页 |
·把海岸带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 第31页 |
·制定符合国情的开发计划 | 第31-32页 |
·正确认识围海造地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天津海岸带基本情况 | 第33-37页 |
·天津海岸带的演化 | 第33-35页 |
·海岸带的成因 | 第33页 |
·岸线演化 | 第33-35页 |
·天津海岸带的空间范围与特点 | 第35-37页 |
·天津海岸带范围 | 第35页 |
·天津海岸带的特点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天津海岸带地区城市空间及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37-42页 |
·海岸带城市空间分布现状与特点 | 第37-38页 |
·塘沽地区 | 第37-38页 |
·汉沽城区 | 第38页 |
·大港城区 | 第38页 |
·天津海岸带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 第38-40页 |
·海岸带土地利用现状 | 第38-39页 |
·海岸带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 | 第39-40页 |
·影响天津海岸带地区空间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40-41页 |
·布局结构无序 | 第40页 |
·城市用地功能不明确 | 第40页 |
·城市用地比例失调 | 第40页 |
·区域的协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 第40-41页 |
·海岸带空间布局规划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 第41-42页 |
·解决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 第41页 |
·提高岸线利用效益,改善海域使用环境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天津海岸带地区空间规划布局设计 | 第42-53页 |
·天津海岸带地区功能分区(含岸线功能划分) | 第42-46页 |
·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区 | 第43页 |
·滨海旅游区 | 第43页 |
·中心区 | 第43-44页 |
·港口物流工业综合区 | 第44-45页 |
·石化产品加工区 | 第45页 |
·滨海新都市区 | 第45-46页 |
·海上新城旅游区 | 第46页 |
·古泻湖与自然湿地保护区 | 第46页 |
·油气资源储备区 | 第46页 |
·海岸带土地利用设想 | 第46-48页 |
·居住用地 | 第46页 |
·公共设施用地 | 第46页 |
·工业用地 | 第46-47页 |
·仓储用地 | 第47页 |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 第47页 |
·公共绿地与防护隔离带 | 第47页 |
·对外交通与道路广场用地 | 第47-48页 |
·海岸带岸线开发利用的设想 | 第48-51页 |
·汉沽生态海岸的开发利用设想 | 第48页 |
·港口和工业生产海岸的开发利用设想 | 第48页 |
·生活观光海岸的开发利用设想 | 第48页 |
·大港生态和生产海岸的开发利用设想 | 第48-49页 |
·涧河至永定新河河口的生态旅游岸线设想 | 第49页 |
·永定新河河口至港口新型工业区的港口及新型工业岸线 | 第49-50页 |
·港口新型工业区至独流减河的生活旅游为主的综合岸线 | 第50-51页 |
·独流减河至沧浪渠的专业码头及采油岸线 | 第51页 |
·近岸海域使用设想 | 第51-53页 |
·海洋产业及海域使用现状 | 第51页 |
·围海大坝的建设设想 | 第51-5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第53-55页 |
·总结 | 第53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