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理论意义 | 第8页 |
| ·现实意义 | 第8-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0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 1 企业家政府理论 | 第12-16页 |
| ·企业家政府理论的思想来源 | 第12-13页 |
| ·企业家政府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13-16页 |
| ·政府应集中精力“掌好舵”而非“划好桨” | 第13-14页 |
| ·政府应善于下放权力实行参与式管理 | 第14页 |
| ·有预见性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 | 第14-15页 |
| ·政府受顾客驱使满足顾客的需求 | 第15-16页 |
| 2 “富士康事件”干预处理始末 | 第16-19页 |
| ·“富士康事件”概述 | 第16页 |
| ·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干预处理 | 第16-19页 |
| ·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媒体 | 第16-17页 |
| ·专题工作组进驻富士康介入调查处理 | 第17页 |
| ·派出心理医生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关怀工作 | 第17-18页 |
| ·向社会通报处理措施及结果 | 第18-19页 |
| 3 政府干预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以“富士康事件”为例 | 第19-24页 |
| ·富士康事件中政府干预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 ·地方政府监管不力反应滞后 | 第19-20页 |
| ·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失当 | 第20页 |
| ·富士康事件中政府干预失当的原因分析 | 第20-24页 |
| ·政府缺乏与企业的互动 | 第20-21页 |
| ·政府缺乏与工会及民间社会力量的互动 | 第21页 |
| ·政府忽视应急预案的制定 | 第21-22页 |
| ·政府缺乏与公众的互动 | 第22-24页 |
| 4 改进政府对突发事件干预的对策建议 | 第24-33页 |
| ·加强政府与企业的互动 | 第24-26页 |
| ·迅速成立突发事件专门工作小组 | 第24页 |
| ·敦促企业加强信息发布预防事态恶化 | 第24-25页 |
| ·向企业工会提供法律咨询援助 | 第25-26页 |
| ·加强政府与工会及民间社会力量的互动 | 第26-28页 |
| ·组建真正代表劳动者利益的企业工会 | 第26页 |
| ·弥补社会服务的跟进不力 | 第26-27页 |
| ·疏通与民间社会服务组织的沟通渠道 | 第27-28页 |
| ·政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 第28-30页 |
| ·事前——建立预警准备制度 | 第28页 |
| ·事中——健全反应缓冲预案 | 第28-29页 |
| ·事后——完善恢复稳定方案 | 第29-30页 |
| ·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 | 第30-33页 |
| ·树立人文关怀精神 | 第30-31页 |
| ·加强心理疏导 | 第31-32页 |
| ·培养自我价值认同 | 第32-33页 |
| 结束语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附录 | 第3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