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保险告知义务之比较及借鉴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3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告知义务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内容 | 第12-13页 |
一、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12页 |
二、告知义务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第二章 告知义务制度的基本范畴 | 第13-18页 |
第一节 告知义务的基本含义 | 第13-14页 |
一、 告知义务的语义分析 | 第13-14页 |
二、告知义务的法律含义 | 第14页 |
第二节 告知义务的法律性质 | 第14-15页 |
一、 先契约义务 | 第15页 |
二、 法定义务 | 第15页 |
三、 不真正义务 | 第15页 |
第三节 告知义务的产生依据 | 第15-18页 |
一、 诚信说 | 第16页 |
二、 射幸合同说 | 第16-17页 |
三、 合意说 | 第17页 |
四、 瑕疵担保说 | 第17页 |
五、 危险估计说 | 第17-18页 |
第三章 中日保险告知义务的立法完善 | 第18-20页 |
第一节 中国保险告知义务制度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日本保险告知义务制度 | 第19-20页 |
第四章 中日告知义务制度之比较 | 第20-29页 |
第一节 告知义务的主体 | 第21-22页 |
一、投保人及被保险人 | 第21页 |
二、保险代理人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告知义务的履行 | 第22-24页 |
一、告知时间 | 第22-23页 |
二、告知方式 | 第23页 |
三、告知范围 | 第23-24页 |
第三节 违反告知义务的认定 | 第24-26页 |
一、主观要件 | 第24-25页 |
二、客观要件 | 第25-26页 |
第四节 违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 第26-29页 |
一、解除权 | 第26-27页 |
二、阻却事由 | 第27-29页 |
第五章 中日告知义务比较之小结及借鉴 | 第29-32页 |
第一节 中日告知义务制度比较总结 | 第29页 |
第二节 对中国告知义务制度的完善意见 | 第29-32页 |
一、告知义务主体的扩充 | 第29-30页 |
二、询问方式的限定 | 第30页 |
三、告知义务履行期限的清晰化 | 第30页 |
四、违反告知义务主观要件的完善 | 第30-31页 |
五、不可抗辩期间的适当延长 | 第31页 |
六、禁止反言条款的补充 | 第31页 |
七、合同解除权发生时间的明确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