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预失真技术在RoF系统中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RoF技术介绍 | 第10-12页 |
·RoF系统结构 | 第10-11页 |
·RoF技术的特点 | 第11-12页 |
·研究在RoF系统中应用线性化技术的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线性化方法介绍及数字预失真技术原理 | 第15-26页 |
·通信系统中的非线性分析 | 第15-17页 |
·通信系统中的非线性定义及表现 | 第15页 |
·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 | 第15-17页 |
·常见的线性化技术 | 第17-19页 |
·前馈技术 | 第17-18页 |
·笛卡尔负反馈技术 | 第18页 |
·包络消除和恢复技术 | 第18页 |
·预失真技术 | 第18-19页 |
·数字预失真技术原理 | 第19-26页 |
·数字预失真技术的优点 | 第19-21页 |
·数字预失真技术分类 | 第21-26页 |
·查找表法 | 第21-22页 |
·多项式法 | 第22-26页 |
第三章 RoF链路数字预失真方案设计及仿真 | 第26-45页 |
·RoF系统中非线性分析 | 第26-31页 |
·RoF系统中非线性的组成 | 第26-29页 |
·RoF链路的AM/AM及AM/PM特性 | 第29-30页 |
·自适应预失真结构 | 第30-31页 |
·数字预失真算法模型 | 第31-34页 |
·自适应算法比较和选择 | 第34-43页 |
·LMS算法及变速率LMS算法 | 第34-35页 |
·RLS算法 | 第35页 |
·自适应算法比较 | 第35-43页 |
·数字预失真仿真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基带数字预失真的硬件实现 | 第45-62页 |
·硬件平台结构 | 第45-46页 |
·芯片和器件的选取 | 第46-49页 |
·FPGA具体设计 | 第49-57页 |
·FPGA设计开发环境及配置方案 | 第49-51页 |
·FPGA外部接口及内部功能结构 | 第51-53页 |
·自适应算法实现 | 第53-57页 |
·数字预失真单板系统测试 | 第57-62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课题总结 | 第62页 |
·需要改进的地方及待解决的问题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