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8页 |
第一章 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现行规定及其缺陷 | 第8-10页 |
一、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现行规定 | 第8-9页 |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固有缺陷 | 第9-10页 |
(一) 法律现有规定过于原则 | 第9页 |
(二) 死刑复核机关的设置具有单一性 | 第9-10页 |
(三) 死刑复核程序的运行缺乏监督 | 第10页 |
第二章 关于死刑复核程序检察监督正当性的争议及定性分析 | 第10-14页 |
一、否定说与肯定说及其理由 | 第10-11页 |
二、死刑复核程序检察监督的定性分析 | 第11-14页 |
(一) 检察监督的性质 | 第11-12页 |
(二) 检察监督的功能 | 第12-14页 |
第三章 死刑复核程序检察监督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分析 | 第14-20页 |
一、法理基础的分析 | 第14-18页 |
(一) 权力制约的要求 | 第14-15页 |
(二) 司法公正的需要 | 第15-17页 |
(三) 保障人权的趋势 | 第17-18页 |
二、合法性的分析 | 第18-20页 |
(一) 宪法依据 | 第18-19页 |
(二) 刑事诉讼法依据 | 第19页 |
(三) 组织法依据 | 第19-20页 |
第四章 实行死刑复核程序检察监督的可行性建议 | 第20-29页 |
一、实行检察监督应当处理好的两种关系 | 第20-22页 |
(一) 处理好检察机关与法院之间的关系 | 第20-21页 |
(二) 处理好检察院内部的分工关系 | 第21-22页 |
二、指导理念和基本原则 | 第22-24页 |
(一) 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相统一的原则 | 第22页 |
(二) 坚持保障人权与控制犯罪并重的原则 | 第22-24页 |
三、死刑复核程序检察监督的立法建议 | 第24-29页 |
(一) 关于死刑复核程序检察监督主体的规定 | 第24-25页 |
(二) 检察监督的运行方式和具体职权 | 第25-26页 |
(三) 检察监督的内容:死刑适用的条件与程序的监督 | 第26-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