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综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 第11-32页 |
·序言 | 第11-12页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展概况 | 第12-18页 |
·上市的主要品种 | 第13-14页 |
·正在开发中的新品种 | 第14-18页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与耐药性 | 第18-19页 |
·作用机制 | 第18页 |
·耐药机制 | 第18-19页 |
·酮内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 第19-21页 |
·酮内酯发现 | 第19-20页 |
·大环内酯与酮内酯的构效关系 | 第20-21页 |
·酮内酯型大环内酯抗生素特点和优点 | 第21-22页 |
·酮内酯类抗生素抗细菌耐药性方面的特点 | 第21页 |
·酮内酯型大环内酯抗生素的优点 | 第21-22页 |
·泰利霉素、ABT-773 | 第22-26页 |
·泰利霉素(Telithromycin) | 第22-23页 |
·Cethromycin | 第23-26页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结构改造 | 第26-29页 |
·展望 | 第29-31页 |
·继续研发新的侯选药物 | 第30页 |
·寻找新位点和结构创新 | 第30页 |
·结合生物技术,进行品种发现 | 第30-31页 |
·结束语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Telithromycin的合成工艺研究 | 第32-53页 |
·前言 | 第33-36页 |
·实验设计与工艺研究 | 第36-52页 |
·Telithromycin的合成路线设计 | 第36-45页 |
·Telithromycin的合成工艺研究 | 第45-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酮内酯新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53-60页 |
·取代11,12-环氨基甲酸酯酮内酯系列(CA系列) | 第54-57页 |
·设计思想 | 第54-56页 |
·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56-57页 |
·3-脱克拉定糖-3-酮-2'-芳(烃)酸酯-6-甲红霉素A系列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CB系列) | 第57-59页 |
·设计思想 | 第57-59页 |
·3-脱克拉定糖-3-酮-2'-芳(烃)酸酯-6-甲基红霉素A系列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酮内酯新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测定及构效关研究 | 第60-66页 |
·抑菌活性实验 | 第61-65页 |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实验结果 | 第62-64页 |
·结果讨论 | 第64-65页 |
·构效关系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6-67页 |
第六章 实验部分 | 第67-85页 |
·实验仪器 | 第67页 |
·实验过程 | 第67-85页 |
第七章 光学图谱 | 第85-12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26-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成果 | 第134-13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