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序论 | 第7-10页 |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输电线路故障的类型 | 第8页 |
·对故障测距的基本要求 | 第8-9页 |
·故障测距算法分类 | 第9-10页 |
第二章 简介线路模型的建立和信号提取技术: | 第10-18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10-11页 |
·集中参数模型:R-L模型 | 第10页 |
·考虑分布电容参数的模型:单π模型 | 第10-11页 |
·分布参数模型:适用于超长线路 | 第11页 |
·信号提取技术:数字滤波技术 | 第11-17页 |
·全波傅立叶变换算法 | 第12页 |
·全波傅立叶差分算法 | 第12-13页 |
·傅立叶算法的滤波特性分析 | 第13-14页 |
·滤除衰减的非周期分量的傅氏补偿算法 | 第14-16页 |
·最小二乘滤波算法 | 第16-17页 |
·卡尔曼滤波 | 第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单端故障测距算法 | 第18-32页 |
·单相模型的建立 | 第18-19页 |
·利用工频量(向量)的故障测距算法 | 第19-29页 |
·解一次方程算法 | 第19-21页 |
·解二次方程算法 | 第21-22页 |
·解微分方程算法 | 第22-24页 |
·迭代算法 | 第24-27页 |
·迭代算法的改进方案 | 第27-29页 |
·计及线路分布电容影响的故障测距算法 | 第29页 |
·相关问题的说明 | 第29-30页 |
·基于模分析理论的故障算法 | 第29-30页 |
·迭代算法的收敛性问题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双端故障测距算法 | 第32-50页 |
·当两侧数据采样同步时 | 第32-38页 |
·两端电流、一端电压算法 | 第33-34页 |
·两端电压、电流算法 | 第34-38页 |
·不需两侧数据同步采样的算法 | 第38-44页 |
·基本原理 | 第39-40页 |
·不同步采样相角δ的求取 | 第40-43页 |
·迭代搜索法求解 | 第43-44页 |
·影响算法精度的因素 | 第44-47页 |
·线路参数的测量问题 | 第45-46页 |
·工频电气量的采集问题 | 第46页 |
·采样数据的同步性问题 | 第46页 |
·长线路耦合电容的影响 | 第46-47页 |
·利用故障前测量数据进行参数修正的算法 | 第47-48页 |
·算法原理 | 第47页 |
·参数修正算法 | 第47-48页 |
·测距计算 | 第48页 |
·相关说明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行波测距算法 | 第50-63页 |
·行波测距的基本原理 | 第50-53页 |
·行波的基本概念 | 第50-51页 |
·波速度与波阻抗 | 第51-52页 |
·波的折射与反射 | 第52-53页 |
·行波测距的常用方法 | 第53-57页 |
·A型行波测距算法 | 第54页 |
·B型行波测距算法 | 第54-56页 |
·C型行波测距算法 | 第56页 |
·D型行波测距算法 | 第56-57页 |
·常用的行波测距方法 | 第57-61页 |
·求导数法 | 第57页 |
·相关法 | 第57-58页 |
·主频率法 | 第58页 |
·小波变换法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3-65页 |
·总结 | 第63-64页 |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