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理论综述 | 第15-24页 |
·房地产市场理想运行评判标准研究现状 | 第15页 |
·房地产市场评价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房地产市场运行规律理论 | 第19-22页 |
·房地产市场均衡理论 | 第19-20页 |
·房地产市场周期循环理论 | 第20-21页 |
·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影响因素理论 | 第21-22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24页 |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第22-23页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23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房地产市场和谐度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 第24-38页 |
·和谐度与房地产市场和谐度 | 第24-26页 |
·和谐的概念 | 第24页 |
·和谐度概念的提出 | 第24页 |
·房地产市场和谐度概念的提出 | 第24-25页 |
·房地产市场和谐的特征 | 第25-26页 |
·房地产市场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6-34页 |
·指标设置原则 | 第26-28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8-33页 |
·指标合理范围的确定 | 第33-34页 |
·和谐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第34-36页 |
·评价指标权数的确定方法 | 第34-35页 |
·变异系数赋权法的基本思路 | 第35-36页 |
·和谐度评价方法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沈阳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 第38-66页 |
·沈阳市房地产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 第38-40页 |
·地区生产总值逐年攀升 | 第38页 |
·人口总量逐年增长 | 第38-39页 |
·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大 | 第39-40页 |
·沈阳市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态势 | 第40-58页 |
·房地产开发投资建设状况 | 第40-48页 |
·土地市场状况 | 第48-52页 |
·增量房市场状况 | 第52-56页 |
·存量房市场状况 | 第56-58页 |
·沈阳市房地产市场的特征分析 | 第58-63页 |
·房地产投资特征 | 第58-59页 |
·房地产开发建设特征 | 第59页 |
·土地市场发展特征 | 第59-60页 |
·增量房市场发展特征 | 第60-63页 |
·存量房市场发展特征 | 第63页 |
·沈阳市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分析 | 第63-66页 |
·土地出让面积增长过快 | 第63-64页 |
·中低价和中小户型住房供应不足 | 第64页 |
·商业地产销售出现很大波动 | 第64页 |
·商品房售后服务投诉居多 | 第64-66页 |
第五章 沈阳市房地产市场和谐度评价及典型城市比较分析 | 第66-86页 |
·沈阳市房地产市场和谐度评价 | 第66-78页 |
·指标样本数据采集 | 第66-69页 |
·各指标数据计算 | 第69-70页 |
·指标权重确定 | 第70-71页 |
·无量纲数据矩阵计算 | 第71-73页 |
·评价结果计算 | 第73-74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74-78页 |
·国内典型城市房地产市场和谐度比较 | 第78-86页 |
·指标选取 | 第78-79页 |
·指标样本数据采集 | 第79-80页 |
·各指标数据计算 | 第80-81页 |
·指标权重确定 | 第81-82页 |
·无量纲数据矩阵计算 | 第82-83页 |
·评价结果计算 | 第83-84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84-86页 |
第六章 沈阳市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对策 | 第86-89页 |
·有效完善土地市场管理 | 第86页 |
·加大中低价位和中小户型商品房的供应 | 第86-87页 |
·调整商业地产经营运作模式 | 第87页 |
·全力落实房地产售后服务管理 | 第87页 |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 第87-8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2页 |
·研究结论 | 第89-90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90-91页 |
·后续研究的设想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附录 | 第95-97页 |
作者简介 | 第97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7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