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8-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8-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1-13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 第2章 住房贷款提前还贷及违约金的行为分析 | 第15-28页 |
| ·提前还贷行为的性质 | 第15页 |
| ·提前还贷行为的诱因分析 | 第15-20页 |
| ·提前还贷行为发生的贷款利率方式背景 | 第15-17页 |
| ·提前还贷诱因概述 | 第17-19页 |
| ·FRM 与ARM 下提前还贷诱因的区别分析 | 第19-20页 |
| ·提前还贷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20-21页 |
| ·商业银行收取提前还贷违约金的行为分析 | 第21-27页 |
| ·提前还贷违约金的国际比较 | 第21-25页 |
| ·我国商业银行收取提前还贷违约金的行为分析 | 第25-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FRM 与ARM 下提前还贷分析模型的构建 | 第28-51页 |
| ·提前还贷分析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 ·FRM 下提前还贷分析模型 | 第29-35页 |
| ·基本假设 | 第29-30页 |
| ·借款人的效用函数及需求曲线 | 第30-32页 |
| ·贷款人的期望利润函数及供给曲线 | 第32-33页 |
| ·均衡与效率分析 | 第33-35页 |
| ·ARM 下提前还贷分析模型 | 第35-40页 |
| ·基本假设 | 第35-36页 |
| ·借款人的效用函数及需求曲线 | 第36-37页 |
| ·贷款人的期望利润函数及供给曲线 | 第37-38页 |
| ·均衡及效率分析 | 第38-40页 |
| ·ARM 混合利率方式下提前还贷分析模型 | 第40-49页 |
| ·基本假设 | 第40-41页 |
| ·借款人的效用函数及需求曲线 | 第41-45页 |
| ·贷款人的期望利润函数及供给曲线 | 第45-46页 |
| ·均衡解及效率分析 | 第46-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4章 我国住房贷款利率方式的策略选择 | 第51-60页 |
| ·我国住房贷款利率方式的选择 | 第51-52页 |
| ·我国住房贷款利率方式的完善 | 第52-55页 |
| ·逐步改进浮动利率贷款方式 | 第52-53页 |
| ·适时推行固定利率贷款方式 | 第53-55页 |
| ·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策略 | 第55-59页 |
| ·加大创新力度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 第55-56页 |
| ·合理收取违约金以保市场健康发展 | 第56-57页 |
| ·推行贷款证券化而转嫁提前还贷风险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