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11页 |
| 第1章 从 NGO 到环境 NGO | 第11-18页 |
| ·NGO 的由来、定义及作用 | 第11-13页 |
| ·NGO 的由来 | 第11页 |
| ·NGO 的定义 | 第11-12页 |
| ·NGO 的作用 | 第12-13页 |
| ·环境 NGO 的发展状况 | 第13-18页 |
| ·NGO 在环保领域里的发展 | 第13-14页 |
| ·我国环境 NGO 的发展和分类 | 第14-15页 |
| ·环境 NGO 的作用 | 第15-18页 |
| 第2章 我国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新闻舆论监督的概况 | 第18-34页 |
| ·北京昆玉河改造 | 第19-20页 |
| ·北京动物园搬迁 | 第20-23页 |
| ·圆明园湖底防渗事件 | 第23-26页 |
| ·西南水电开发惹争议 | 第26-34页 |
| ·紫坪铺与杨柳湖:都江堰上命运迥异的姊妹工程 | 第27-29页 |
| ·怒江水电工程 | 第29-30页 |
| ·虎跳峡工程 | 第30-34页 |
| 第3章 环境非政府组织参与新闻舆论监督的传播学观照 | 第34-49页 |
| ·环境 NGO“议程设置”的传播模式 | 第34-35页 |
| ·环境 NGO 成员:环境事件报道的“意见领袖” | 第35-39页 |
| ·环境NGO成员作为意见领袖所具有的特征 | 第36-37页 |
| ·记者沙龙:“意见领袖”——环境 NGO 成员交流的重要场所 | 第37-39页 |
| ·环境 NGO 设置媒体议程的方式 | 第39-43页 |
| ·直接设置议程:撰写文章或向媒体提供信息 | 第39-40页 |
| ·间接设置议程:组织、参与活动引导媒体报道 | 第40-42页 |
| ·设置网络媒体议程 | 第42-43页 |
| ·环境事件作为媒介议题的优势 | 第43-44页 |
| ·环境 NGO 参与新闻舆论监督:广义的“议程设置” | 第44-46页 |
| ·环境事件:环境 NGO 构建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范例 | 第46-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