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差异的定量研究
| 第1章 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 第1-13页 |
| ·可持续发展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历史背景 | 第8-9页 |
| ·现实背景 | 第9-10页 |
| ·可持续发展的明确提出与发展 | 第10-12页 |
| ·国外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概述 | 第10-11页 |
| ·国内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 ·研究框架和流程 | 第12-13页 |
|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范畴界定 | 第13-19页 |
|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 ·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 第13-14页 |
| ·我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论探讨 | 第14页 |
|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区域可持续发展 | 第14-15页 |
| ·区域可持续发展机制分析 | 第15-19页 |
| 第3章 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19-35页 |
|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 第19-24页 |
|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式选择 | 第19-21页 |
| ·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原理与方法 | 第21-24页 |
|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第24页 |
| ·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 | 第24-35页 |
| ·分析过程 | 第24-28页 |
| ·分析结果 | 第28-35页 |
| 第4章 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 | 第35-48页 |
|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第35-38页 |
| ·产业结构的调整 | 第35-37页 |
|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第37-38页 |
| ·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 第38-43页 |
| ·实行清洁生产,从根源上杜绝污染 | 第39-41页 |
| ·实施环境污染控制,将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 | 第41-43页 |
| ·合理开发高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承载能力 | 第43-47页 |
|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43-45页 |
|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45-47页 |
|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 第47-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附表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