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引言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2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实证分析法 | 第11页 |
| ·比较分析法 | 第11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2 法务会计的产生及发展 | 第12-19页 |
| ·法务会计的涵义 | 第12页 |
| ·法务会计在世界各国的产生及发展 | 第12-15页 |
| ·美国法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 第12-14页 |
| ·美国法务会计的产生 | 第12-13页 |
| ·美国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法务会计服务的情况 | 第13-14页 |
| ·加拿大法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 第14页 |
| ·法务会计职业团体 | 第14页 |
| ·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法务会计业务的情况 | 第14页 |
| ·澳大利亚法务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 第14-15页 |
| ·我国法务会计的发展情况 | 第15-19页 |
| ·我国法务会计产生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 ·正确贯彻新《会计法》,需要既懂会计又懂法律的会计人才──法务会计人才 | 第15页 |
| ·法律对经济行为规范执行情况的界定,必须通过会计信息和会计证据来具体量化和证明,而能使法律与会计结合运用的只能是法务会计 | 第15页 |
| ·单纯的会计专业知识,在各方经济利益发生矛盾时,对经济信息解释存在的局限性促使了法务会计的产生 | 第15-16页 |
| ·法务会计的工作范围 | 第16-17页 |
| ·法务会计的内容 | 第16页 |
| ·我国法务会计的工作范围 | 第16-17页 |
| ·我国法务会计的发展现状 | 第17-19页 |
| ·法务会计学术研究 | 第17-18页 |
| ·法务会计教育 | 第18页 |
| ·法务会计职业组织 | 第18页 |
| ·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法务会计业务的情况 | 第18-19页 |
| 3 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法务会计人员准入资格的现状 | 第19-29页 |
| ·西方发达国家法务会计人员的培养及资格 | 第19-24页 |
| ·美国法务会计人员的培养及资格认定 | 第19-22页 |
| ·美国高校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状况 | 第19-20页 |
| ·美国法务会计职业组织及资格认定 | 第20-22页 |
| ·加拿大法务会计人员的培养及资格认定 | 第22-23页 |
| ·加拿大法务会计的职业组织 | 第22页 |
| ·加拿大法务会计的教育培养 | 第22-23页 |
| ·澳大利亚独立会计专家和会计专家顾问 | 第23-24页 |
| ·我国法务会计人员的培养和资格 | 第24-29页 |
| ·我国法务会计人员的学历教育 | 第24-26页 |
| ·我国法务会计人员的高等教育状况 | 第24页 |
| ·我国法务会计的课程和教材情况 | 第24-26页 |
| ·我国法务会计人员的培训课程及认证资格 | 第26-29页 |
| 4 构建我国法务会计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规范 | 第29-38页 |
| ·我国法务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 | 第29-30页 |
| ·专业知识 | 第29-30页 |
| ·会计、审计知识 | 第29页 |
| ·辨别舞弊的知识 | 第29页 |
| ·相关的法律知识 | 第29页 |
| ·心理学知识 | 第29页 |
| ·侦查知识 | 第29页 |
| ·文书写作 | 第29页 |
| ·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理解 | 第29-30页 |
| ·职业道德 | 第30页 |
| ·独立敬业精神 | 第30页 |
| ·完善我国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建议 | 第30-31页 |
| ·建立健全法务会计相关制度 | 第30页 |
| ·深化法务会计的理论研究 | 第30-31页 |
| ·重视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 | 第31页 |
| ·借鉴国外相关经验 | 第31页 |
| ·规范我国法务会计人员的认证资格管理 | 第31-38页 |
| ·规范我国法务会计人员的认证资格考试 | 第31-36页 |
| ·我国法务会计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要性 | 第31-33页 |
| ·建立法务会计人员资格认证制度 | 第33-36页 |
| ·我国法务会计人员资格考试的组织单位 | 第36页 |
| ·规范我国法务会计人员认证资格年检及违规处理制度 | 第36-38页 |
| ·法务会计人员实习制度 | 第36-37页 |
| ·法务会计人员认证资格年检及违规处理制度 | 第37-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后记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2-43页 |
| 详细摘要 | 第43-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