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6页 |
·国内外非营利组织会计研究情况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0-13页 |
·在我国研究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意义 | 第13-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本文的研究目标 | 第1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 非营利组织的界定 | 第16-22页 |
·非营利组织的内涵与特征 | 第16-18页 |
·内涵 | 第16-17页 |
·特征 | 第17-18页 |
·我国非营利组织特殊性分析 | 第18-20页 |
·本文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界定 | 第20-22页 |
3 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体系归属 | 第22-28页 |
·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 | 第22-25页 |
·非营利组织会计应归属的体系 | 第25-26页 |
·建立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必要性 | 第26-28页 |
4 我国与美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比较 | 第28-33页 |
·美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评介 | 第28页 |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美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比较 | 第28-30页 |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比较 | 第29页 |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要求的比较 | 第29页 |
·会计确认基础的比较 | 第29-30页 |
·财务报告的比较 | 第30页 |
·对建立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启示 | 第30-33页 |
·对于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启示 | 第30-31页 |
·对于改进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确认基础的启示 | 第31页 |
·对于改进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报告体系的启示 | 第31-33页 |
5 对建立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基本准则的设想 | 第33-55页 |
·适用范围 | 第33页 |
·会计目标 | 第33-34页 |
·会计基本假设 | 第34-36页 |
·会计主体 | 第34-35页 |
·持续运营 | 第35页 |
·会计分期 | 第35-36页 |
·货币计量 | 第36页 |
·会计核算基础 | 第36-38页 |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第38-41页 |
·基本要求 | 第40-41页 |
·限制性要求:专款专用 | 第41页 |
·会计要素的界定以及会计要素项目的确认和计量 | 第41-49页 |
·会计要素的界定 | 第41-43页 |
·资产负债表要素 | 第43-47页 |
·收入支出表要素 | 第47-49页 |
·财务报告 | 第49-55页 |
·会计报表 | 第50-51页 |
·会计报表附注 | 第51-53页 |
·财务情况说明书 | 第53-55页 |
6 结论 | 第55-56页 |
·对本文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基本准则框架的评价 | 第55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 | 第55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详细摘要 | 第6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