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虚拟社区的用户特征研究--基于中国恐龙网论坛的个案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4页
 一、研究缘由和意义第9-12页
  二、理论框架、研究路径与方法第12-13页
 三、有关说明第13-14页
第1章 精神共同体与虚拟社区第14-20页
   ·社区概念溯源第14-16页
     ·社区概念的产生第14-15页
     ·构成组分第15-16页
   ·虚拟社区第16-18页
     ·基本概念第16页
     ·产生与发展第16-18页
     ·分类第18页
   ·小结第18-20页
第2章 虚拟社区用户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第20-30页
   ·用户动机与内部组成第20-23页
     ·兴趣与虚拟社区形成第20页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的用户动机第20-21页
     ·用户组成与意见领袖第21-23页
   ·用户行为第23-25页
     ·人际交往第23页
     ·人际冲突第23-24页
     ·社区管理行为第24-25页
   ·用户的社区意识第25-29页
     ·概念溯源第25-26页
     ·社区意识的构成第26-28页
     ·社区意识的影响因素第28页
     ·虚拟社区中的社区意识第28-29页
   ·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案例介绍:中国恐龙网论坛第30-39页
   ·中国恐龙网第30-32页
     ·网站简史第30-31页
     ·网站内容及业务第31-32页
   ·中国恐龙网的虚拟社区:中国恐龙网论坛第32-37页
     ·社区简史第32-33页
     ·社区现有板块及用户构成第33-35页
     ·社区管理制度第35-36页
     ·社区内外矛盾第36-37页
   ·研究价值第37-39页
第4章 研究设计第39-46页
   ·概述第39-40页
   ·社区意识影响因素的判定第40-42页
     ·使用动机及参与行为第40-41页
     ·个人特质及资历第41-42页
   ·社区意识指标分析第42-43页
     ·社区意识分析量表第42-43页
     ·虚拟社区用户分析量表第43页
   ·研究操作第43-46页
     ·网上问卷调查第43-44页
     ·访谈及观察第44-45页
     ·材料处理方法第45-46页
第5章 调查结果及分析第46-61页
   ·成员特征第46-49页
     ·基本特征第46-47页
     ·动机与行为特征第47-48页
     ·自我定位特征第48-49页
   ·成员的社区意识第49-57页
     ·整体情况第49-50页
     ·个人特质与社区意识第50-52页
     ·动机、行为与社区意识第52-56页
     ·资历、地位与社区意识第56-57页
   ·成员的群体分化第57-61页
     ·兴趣分化第57-58页
     ·资历及水平分化第58-60页
     ·各成员群体的相互关系第60-61页
第6章 研究结论及讨论第61-65页
   ·虚拟社区用户的特征第61页
   ·虚拟社区用户的群体分化第61-62页
   ·实际操作建议第62-63页
   ·本研究的价值、建议与不足第63-65页
     ·研究价值第63-64页
     ·研究中的不足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后记第68-69页
附录:调查问卷第69-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建筑作品的侵权认定
下一篇: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血糖状况及预后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