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20页 |
·神经递质概述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0页 |
·儿茶酚胺类(Catecholamines,CA)的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糖类概述 | 第13-19页 |
·糖类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单糖概述 | 第14-15页 |
·硼酸体系与单糖的作用研究 | 第15-19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基于邻苯二胺聚合膜的纳米金自组装NADH修饰电极测定肾上腺素 | 第20-27页 |
·前言 | 第20页 |
·实验部分 | 第20-21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0-21页 |
·金纳米的制备 | 第21页 |
·NADH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1-27页 |
·EP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21-23页 |
·固定NADH条件的优化 | 第23页 |
·EP溶液酸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电极的稳定性及重现性 | 第24-25页 |
·标准曲线 | 第25页 |
·干扰及样品分析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多巴胺和尿酸在壳聚糖参杂刚果红修饰玻碳电极上的同时电化学行为 | 第27-35页 |
·前言 | 第27页 |
·实验部分 | 第27-2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27-28页 |
·电极的准备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5页 |
·多巴胺与尿酸在壳聚糖参杂刚果红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28-29页 |
·壳聚糖浓度对多巴胺和尿酸氧化行为的影响 | 第29页 |
·刚果红浓度对多巴胺和尿酸氧化行为的影响 | 第29-30页 |
·溶液pH值对多巴胺和尿酸氧化行为的影响 | 第30-31页 |
·同时测定DA和UA | 第31-33页 |
·共存物质的影响 | 第33页 |
·样品分析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基于壳聚糖膜的3-氨基苯硼酸自组装膜修饰电极对单糖的识别 | 第35-44页 |
·前言 | 第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5-36页 |
·APBA/CS/Au电极的制备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APBA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 | 第36-38页 |
·戊二醛和3-氨基苯硼酸修饰时间的选择 | 第38-39页 |
·反应溶液酸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0-41页 |
·APBA/GD/CS/Au修饰电极对葡萄糖和甘露糖的分子识别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第五章 3-噻吩硼酸自组装金纳米单层膜修饰电极对单糖的识别 | 第44-52页 |
·前言 | 第44-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5页 |
·金纳米的制备 | 第45-46页 |
·噻吩硼酸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TBA/NG/GCE修饰电极的特性 | 第46-48页 |
·TBA的组装时间的选择 | 第48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8-49页 |
·葡萄糖、甘露糖和果糖三种单糖的测定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题目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