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 1 多糖的研究进展 | 第12-29页 |
| ·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水提取法 | 第12-13页 |
| ·酶提取法 | 第13页 |
| ·微波辅助提取法 | 第13-14页 |
| ·酸碱提取法 | 第14页 |
| ·其它提取法 | 第14页 |
| ·多糖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多糖的分级 | 第14-16页 |
| ·脱蛋白 | 第16页 |
| ·多糖纯度的鉴定 | 第16-17页 |
| ·分子量的测定 | 第17页 |
| ·多糖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 ·抗肿瘤 | 第19-21页 |
| ·抗病毒 | 第21-22页 |
| ·抗氧化 | 第22页 |
| ·抗凝血 | 第22页 |
| ·降血糖 | 第22-23页 |
| ·抗辐射 | 第23页 |
| ·其它活性 | 第23页 |
| ·多糖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 ·单糖组成和糖苷键类型与多糖功能的关系 | 第24页 |
| ·分子量与多糖功能的关系 | 第24-25页 |
| ·取代基和支链与多糖功能的关系 | 第25-26页 |
| ·多糖高级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 第26-27页 |
| ·花粉多糖的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 ·花粉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27页 |
| ·花粉多糖纯化、分离、结构鉴定方法的研究 | 第27页 |
| ·花粉多糖医疗保健作用的研究 | 第27-28页 |
|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8-29页 |
| 第二章 山茶蜂花粉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29-39页 |
| 1 引言 | 第29页 |
| 2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29-30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29-30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0页 |
| 3 方法与步骤 | 第30-33页 |
| ·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30页 |
| ·脂肪含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 ·灰份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 ·多糖含量的测定—苯酚硫酸法 | 第31页 |
| ·制作标准曲线 | 第31页 |
| ·样品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 ·山茶蜂花粉样品的制备 | 第31页 |
| ·单因素实验 | 第31-32页 |
| ·正交实验 | 第32页 |
| ·山茶蜂花粉多糖提取得率的计算 | 第32-33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 ·水分含量测定结果 | 第33页 |
| ·脂肪含量测定结果 | 第33页 |
| ·灰份含量测定结果 | 第33页 |
| ·多糖标准曲线 | 第33页 |
|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 ·超声时间对山茶蜂花粉多糖提取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水提温度对山茶蜂花粉多糖提取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水提时间对山茶蜂花粉多糖提取的影响 | 第35页 |
| ·料液比对山茶蜂花粉多糖提取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 5 讨论 | 第37-38页 |
| 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山茶蜂花粉多糖的初步分离纯化 | 第39-49页 |
| 1 引言 | 第39页 |
| 2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39-40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39-40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0页 |
| 3 方法与步骤 | 第40-42页 |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法 | 第40-41页 |
| ·牛血清蛋白的配制 | 第40页 |
| ·考马斯亮蓝G-250的配制 | 第40页 |
|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40-41页 |
| ·山茶蜂花粉粗多糖乙醇沉淀分离实验 | 第41页 |
| ·山茶蜂花粉粗多糖脱蛋白工艺的探讨 | 第41页 |
| ·Sephadex G-75纯化多糖实验 | 第41-42页 |
| ·Sephadex G-75的溶胀 | 第41页 |
| ·Sephadex G-75的装填 | 第41-42页 |
| ·加样与洗脱 | 第42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 ·蛋白质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制作 | 第42页 |
| ·山茶蜂花粉粗多糖乙醇沉淀分离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 ·山茶蜂花粉粗多糖脱蛋白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 ·Sephadex G-75纯化多糖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 ·山茶蜂花粉多糖部分理化性质的检测 | 第47页 |
| 5 讨论 | 第47-48页 |
| 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山茶蜂花粉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 | 第49-57页 |
| 1 引言 | 第49-50页 |
| 2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50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50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0页 |
| 3 方法与步骤 | 第50-52页 |
| ·山茶蜂花粉多糖抗凝血作用实验 | 第50-51页 |
| ·家兔凝血时间的测定 | 第50页 |
| ·小鼠出血时间的测定 | 第50-51页 |
| ·小鼠凝血时间的测定 | 第51页 |
| ·山茶蜂花粉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降血糖作用实验 | 第51-52页 |
| ·实验动物的分组 | 第51页 |
| ·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51页 |
| ·各组的处理 | 第51页 |
| ·数据处理 | 第51-52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52-55页 |
| ·山茶蜂花粉多糖抗凝血作用实验 | 第52-53页 |
| ·家兔凝血时间测定的结果与分析 | 第52页 |
| ·小鼠出血时间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52-53页 |
| ·小鼠凝血时间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53页 |
| ·山茶蜂花粉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 第53-55页 |
| ·山茶蜂花粉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 ·山茶蜂花粉多糖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 第54-55页 |
| 5 讨论 | 第55-56页 |
| 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总结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