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的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Contents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7页 |
·二氧化硫的危害 | 第15-16页 |
·酸雨的危害 | 第16-17页 |
·社会经济损失 | 第17页 |
·现阶段的脱硫技术 | 第17-19页 |
·等离子体综述 | 第19-26页 |
·等离子体定义 | 第19-20页 |
·等离子体的分类 | 第20-21页 |
·等离子体的基本性质 | 第21页 |
·等离子体的生成方法 | 第21-23页 |
·等离子体的应用 | 第23-24页 |
·等离子体烟气脱硫技术发展综述 | 第24-26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 第27-33页 |
·实验装置 | 第27-32页 |
·电源控制系统 | 第27-29页 |
·配气系统 | 第29-30页 |
·放电反应器 | 第30页 |
·分析测试系统 | 第30-32页 |
·O_3、NH_3产量分析 | 第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性质研究 | 第33-47页 |
·电晕放电基本理论 | 第33-36页 |
·电晕放电产生条件 | 第33页 |
·电晕放电过程 | 第33-34页 |
·电晕放电机理 | 第34-36页 |
·电晕等离子体放电观察 | 第36-39页 |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基本性质 | 第36-37页 |
·不同放电参数放电观察 | 第37-39页 |
·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特性 | 第39-45页 |
·伏安特性 | 第40-41页 |
·加入SO_2对伏安曲线的影响 | 第41-42页 |
·正负电晕对O_3浓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极间距对O_3浓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气体流量对O_3浓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脱硫条件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6页 |
·电极极性对SO_2去除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电功率对SO_2去除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烟气流量对SO_2去除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SO_2初始浓度对SO_2去除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氨气的影响 | 第51-55页 |
·氮硫比对SO_2去除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氨气进气口位置对SO_2去除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氮硫比对尾气中氨气浓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电晕等离子体烟气脱硫的机理 | 第56-63页 |
·电子的产生与碰撞分析 | 第56-57页 |
·SO_2在电晕等离子体中反应机制 | 第57-61页 |
·电晕等离子体脱硫机理 | 第57-60页 |
·激发态电子能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3-66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建议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